一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传颂多年,今天几乎成了“千古一帝”的标准。当然,说起始皇帝“嬴政”,更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或许是“长城”和至今未被开启的“骊山陵”;单以考古的角度出发,秦始皇留下的伟大遗迹还有很多,比如“秦驰道”,请注意,这里区别于“秦直道”。如今很多消息称,“秦直道多年不长草”,这话多少有点夸张了,听听就好;但专家称:“多年不长草”是夸张,但“技术超前”却是千真万确的。
如今流行一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其实这话可不是今天发明的。中华绵延数千年,历代王朝皆把“修路”当作头等大事,就比如秦王朝,除了“修长城”以御匈奴外,同时也历经数年修筑了当时最重要的交通网,“秦驰道”;简单来说,“秦驰道”是以咸阳为中心向外绵延的一张庞大的交通网,其向北可达塞外河套草原、东北沿太原直达辽东、西北可达陇山、向东可达山东沿海、向南纵横中原各省,向西南可联通蜀地。
当然,这么解释“秦驰道”过于简单了。总的来说,这张数千年前的“交通网”覆盖了秦王朝大部分疆域,值得夸耀的不仅是其覆盖面积,还有“奇高”的工程质量;简单来总结,其工程标准:路面要宽70米,路基要高出两侧,且全要用“铁锤”(或其他工具)夯实路面。再说如今著名的“秦直道”,其实是“秦驰道”中的一段,当然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段“高速公路”;起始点大抵从九原到云阳,纵贯地势险要的陕北,硬是在崇山峻岭间,为万里长城架起一条笔直的大动脉。
今天来看,“秦直道”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夯筑”技术,其工程质量到今天依然令人咂舌,以至很多人都在说“秦直道多年不长草”;其实想想也知道,多年的峥嵘岁月,暂且不说期间人走马踏的破坏,仅是自然变化也不可能“不长草”;以今天的考古勘察为据,“秦直道”的许多路段其实早已废弃,有的路段甚至已经长出了灌木丛,尽管如此,“秦直道”依然是一项多年来无可比拟的“伟大工程”。
据专家推测,仅“秦直道”(区别于整个秦驰道)消耗的土方量,如果砌成宽、高一米的土墙能绕地球半圈;这可是年前的工程,“一段路”就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如果是整个“秦驰道”交通网,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称为“奇迹”也不为过。再说“秦直道”的工程质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专家数次对“秦直道”进行勘测;这条多年前的“土路”,真正让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人长了见识。
简单来说:“秦直道”大部分路段依托山脊,可以居高瞭望敌情,以甘泉县路段为例,整段路高出地表20米以上。乍一听似乎没什么感觉,但仔细想就能感受到“秦直道”带来的无比震撼。单以“修路”来解释,如今是混凝土路面,压路机夯筑,但在年前可都是纯手工;“依托山脊”是什么概念,这就意味着无比险峻,且没有道路可行的的山地环境,古人要把土一担一担的挑上山,然后再将土夯实,而且夯实后还要“高出地表20米以上”,其工程量和困难程度,今天看就是“难以置信”。
而且,“高出地表20米”还是低的。和尚原至望火楼的“秦直道”,路基往往在30至45米,甚至更高,垭口宽度在50米以上;更令人震撼的是,数据上看这是一段“陡峭”的翻山路,可“秦直道”的最大坡度竟然不到1/10,甚至“只要稍加整治,汽车也可以通行。”当然,今天看“秦直道”已属千年的历史遗迹,但专家们依然在感叹古人的高超技艺,甚至是“难以理解”;就以“多年不长草”为例,这种说法显然夸张了,很多废弃路段虽然已经长出了灌木丛,但仔细看,却没有一棵树能够生长。
不得不承认,“年”的漫长岁月引起了诸多自然变化。怎么说“秦直道”也是一条土路,就算古人进行了“炒土”、“盐碱”等加固处理,依然挡不住植物的顽强生命力;但是,“灌木”、“蒿草”等不会扎根太深,说白了就算“秦直道长草”也只是表面浮土,多年“不长树”才真正体现了古人夯筑技术的硬核。说到这或有朋友问“今天有沉重的压路机来夯筑,秦朝古人是用什么夯实路面的?
这问题就有意思了,虽说现代人享受着各种高科技,但对于“多年前”的事物只能靠猜的;说起“秦直道”的夯筑,其技术含量远远超越了“压路机”的效果,有专家猜测:古人是用铁锤“一锤一锤”将秦直道夯实的,但仔细想根本不可能。就算秦人动辄“数十万人”参与工程建设,但“铁锤”怎么也难与现代压路机相提并论;说来说去,尽管现代专家对“秦直道”的夯筑进行了各种猜测,但总结下来依然是“不清楚”。
从历史角度看,创造无数奇迹的秦王朝“二世而亡”;虽然王朝“短命”,但“秦直道”却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超前理念:“要强国”,也要“先修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