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羚羊峡谷,你可能会想到美国的羚羊谷。其实,在我国陕西北部有一个叫甘泉雨岔的大峡谷,虽然其规模没有美国羚羊谷那么大,但它壮观的景象一点都不亚于后者。更为神奇的是,它与美国的羚羊谷处于同一纬度。下面我们就来见识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陕北也有“羚羊谷”提到陕北,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红色延安,是歌里唱的“黄土高坡”或是黑色的煤、透明的燃气、荒凉的戈壁……其实,陕北还有着千百年甚至更久远的时光痕迹,那里宏壮、苍凉,同时又美得惊心动魄。据统计,全世界的羚羊80%以上分布在非洲大陆。环境与遗传特性塑造了羚羊的体色、体毛和具有旋转、波状形态的角。当人们遇见由地质运动塑造的各种奇形怪状而找不到让人容易理解的词汇时,便从脑海中蹦出了“羚羊”一词——羚羊的体色便是羚羊谷的色彩,羚羊头上扭转、卷曲、波浪状的角,与地质运动形成的弯曲、扭动、奇妙的峡谷形态相吻合。追根究底,雨岔大峡谷之所以被拿来与美国的羚羊谷相提并论,是因为其地貌特征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谷,因此,人们称其为“中国的羚羊谷”。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城西北的下寺湾镇雨岔村。目前发现的大峡谷有四处,分别位于雨岔村的桦树沟、花豹沟、南河牡丹沟以及龙巴沟,四处地貌和景观各不相同。其中,桦树沟大峡谷长约米,距地表面20~30米,部分地段有水,沟底水最深处约0.5米,峡谷顶部缝隙宽度不等,非直线目测可得。花豹沟大峡谷位于峡谷群落的最西端,该峡谷长约米,沟底无水。南河牡丹沟大峡谷因有牡丹而得名,峡谷沟底的水来源于雨水的积存。龙巴沟大峡谷以其狭长而知名,其长约为米,最窄处仅一镐之宽,约0.06米,人是无法直接通过的。四处峡谷相比较,桦树沟大峡谷最具典型性、多样性和光影梦幻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雨岔大峡谷这样的景观,堪称奇迹,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被洪水和风力大力塑造过的奇幻世界。在大峡谷中,每个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一样。色彩迷离的岩石像流动的画卷,波浪起伏的线条亦动亦静,令人惊叹。阳光透过头上狭窄的裂隙,在峡谷的凹凸岩壁上不断折射而呈现出迷人的“天使之光”色彩,从明亮的橙色到绚丽的红色,既奇幻斑斓又华贵优雅。那么,这处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暴雨导致的山洪暴发是地表切割最主要的力量。越是干旱的荒山,一旦遭遇暴雨,山洪的暴发力越是惊人。这是因为极度干燥、坚硬的地表吸水性很差,降雨顺地势冲刷后,如果地表有些许裂隙,湍急的水流和携带的砂石几乎无坚不摧,日积月累,就能让地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雨岔大峡谷就是在这种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据推测,几亿年前,当地曾发生过强烈的地震,天崩地裂之后,黄土大山被震出了一道道裂缝;之后,经过千百年暴雨和洪水的冲刷、风力的蚕食,地表慢慢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峡壁凹凸不平、线条流畅的峡谷。峡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如条条波浪从身边划过。有专家称这里是“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是属于陕北的独一无二的地质美景,此言不虚。探索时光之路神奇的地质、地貌雕刻着时光的魅力。“中国的羚羊谷”是地质运动的造物与光影交织的梦幻世界。无论是俯视还是仰视,无论是向前看还是向后看,无论是哪个角度、哪个角落,也不论拍摄的时间是清晨、正午还是夕阳西下,都可收获不一样的奇幻光影。这些峡谷从远处看,就是一个裂缝;进入其中,眼前为之一亮:一缕阳光铺洒在坚硬、粗糙的岩石上,在峡谷岩壁上不断跳跃,折射出斑斓的色彩,也让岩壁的纹理被刻画得更深、更细、更长。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大约20多米高的两壁上不仅有顺着一个方向或直或弯或宽或窄的美丽花纹,还有一些直上直下的柱状岩石,竟然通体布满宽窄不一、好像经过精细雕刻的清晰花纹。更为奇特的是,这些花纹都是螺旋式旋转变化的,在这样一个不太长的峡谷中,如此精美的作品是如何打造出来的,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态各异的岩石如龟、如鹰、如狗、如女子的长发……阳光透过狭窄的裂隙,扑向峡谷的壁面,砂岩上的纹路千变万化,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就可以将这满眼的赤色描绘成最美、最神奇的图画。继续向前行进,展现在眼前的地貌景观美轮美奂,一条条波浪形的红色岩石如汹涌的潮水铺天盖地袭来,似一团团燃烧的烈火熊熊而起,其秀美程度与天空美丽的晚霞相比毫不逊色,美得令人窒息。一层层,一团团,一堆堆,如波涛拍岸,如漩涡涌动,如云髻巧盘。不要以为峡谷只有壮丽、磅礴之美,继续向峡谷深处行走,便能领略其险峻之美。几个峡谷地貌和景观各不相同,有宽有窄:宽的地方,几人并排可行;窄的地方,一个人都要小心翼翼才能过去。行走其中,简直是对胆量的考验。窄路迂回曲折,同行的伙伴忽隐忽现,隐隐约约间,人影不断闪动。他们的身影时而高大清晰,时而影小如蚁,一个个人影仿佛是突然间从岩石缝中出现一般,令人有时空交错之感。本文来自《科学之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7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