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靖边——————志丹,住志丹县城。话说上午自靖边县城北行,游览了匈奴都城遗址,后经内蒙乌审旗回靖边,走靖志公路往志丹。乡间车少人少风景好,一路顺风顺水,阳光明媚,不料到志丹县城时大雨滂沱。时近16点,就此入住酒店休息么?十里不同天,也许30公里外的永宁山好天气,传说古寨傍晚最靓,于是继续前往……谢天谢地,如愿以偿,巍然傲立夕照暖阳中!

雄浑厚重,俊秀傲然!惊艳吧?惊叹吧!这就是陕北大地近年自驾游一个新热点——前生叫,今世名,位置就在甘泉县到志丹县的甘志公路边,距离志丹县城30公里,距离另一新旅游热点甘泉雨岔大峡谷50公里。永宁山通体为红砂岩,高+米,耸立在洛河水畔,三面临河,四面峭壁。不知何年何日,红砂岩山体自上而下被凿洞成寨,蔚为壮观。

甘志公路一侧有岔道来到半山腰,停妥车,想当然找路登山。徘徊中,路边小店大哥笑道“没路的,就从这里爬上去”,他指着眼前那大块石岩稍低位置说。哦哦,又一处“不收门票没有管理”的景点,好么?循石而行,登台到顶,居高眺望洛河峡谷,一派富足乡村美景,靓!

山顶建筑貌似新建不久之道观,门户紧闭,未知因何而建有何历史。下行,顺着悬崖石阶,幸好有铁链拉手,否则我绝对是投降,我有恐高症好吗。环顾,见门洞窗前崖壁上有许多规则的空洞,应是旧时搭建留存的基础。护栏铁柱铁链肯定为近年所加,且新近油漆维护过。安全得很,只有自己克服内心恐惧了。李同学先行,我在后面小心翼翼地侧着倒退着……。

说这里“没有管理”不妥当,看得出来,这里有维护有管理且管理质量、卫生都不差,或许与游人少至有关。我们上上下下,迎面碰头的不多,有一伙阿姨阿叔,估计是当地人,其中一位说第三次来了,她们很惊讶我们广州人怎么会找到这里。我们也好些奇怪,陕北这么多靓景为何没人来,缺乏推广么?

开凿者真是大师级设计,依山而凿,房屋有大有小,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门前户外还有充裕的活动空间。看洞内,不同功能空间配套好齐全吖。即使现在,用作养生或度假客栈,亦是多么写意的事情!迷宫般的洞窟石寨,我们一处一处地转悠,突然眼前一亮,其中一间屋顶砂岩被雕刻成华美藻井!漂亮极了!这肯定是当年山寨供奉神灵或佛祖的地方!一如其它,现场没有任何说明。

再往下,更加惊心动魂,眼前是一道近乎垂直的螺旋型挂壁步梯!上下层必经的唯一通道!这真是视觉冲击与心灵震颤之旅啊!永宁山古寨,您是如此令人惊叹不已!网上搜索,关于您的资料,千遍一律,寥寥数语,就连大江南北无奇不有的探索与发现或者探秘频道都见不到您的身影!为何?

孕育了中华早期文明的陕北高原,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过渡带,历史上是兵家争战地。动荡中催生了璀璨,想必这就是山寨诞生的根源。黄天厚土的塬茆连绵之间,洛河成了这里与外界最直接的沟通途径;理所当然,永宁山也就成了当政控制洛河道的要塞。当其时,这里可能还叫着“石楼台”。

苦难中渴望和平安宁,在某个不被用于军事的时期,为避战乱求庇护,当地民众凿洞成寨,设坛祭拜,祈祷神灵或佛祖庇佑,祈求险峻石寨给大家带来“永远安宁”……慢慢地,这里被叫为“永宁山”。慢慢地,洞窟越凿越多,错落有序,据说可容纳几百户千余人居住。

寨中有深不可测的古井模样的垂直孔洞,推测当时可以从河中直接取水,生活倒也便利。因此,在革命战争初期,这里成了红色发源地,刘志丹将军在此组建了志丹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当然,其时这里还叫“保安县”。与之前我们走过的“子长县”得名相似,苏区中央政府为纪念刘志丹将军改“保安县”为“志丹县”。

相信在解放后很长时间,这里依然保有着浓厚的革命热情和革命色彩,石崖铭刻的时代标语可以佐证。后来什么时候石寨为何被废弃了呢?当然,我更好奇它能否“凤凰涅槃”。真的,只要稍加设计,这里一点不比圣托里尼的悬崖客栈或者欧洲的古老城堡逊色,这里真的很美,很值得您来!

这里还有其它很多的历史景观,包括更古远时代的遗迹战国秦长城和秦直道。当然时移景迁,很多都退化为耕地、村址或荒野林带了。而去年至今,这里新兴游峡谷,户外摄影人士在黄土地的纵横沟壑中,发现了峡谷内光影迷离之大美。往后几天,我们都去游峡谷,志丹最近发现一处叫,在县城东南5公里处。但具体在哪呢,明天找找去……。

系列游记:

「陕北信天游」之六:跨过无定河,走进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之五:子长到靖边,情倾波浪谷

LEEJADE.10.15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