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孟家湾村民小组丰收的苹果树园里,每天都有一个背微驼人在山林间穿梭,黝黑的脸庞,略显斑白的两鬓,今年看到收成,他更有信心致富了,他是谁呢?他就是果农刘治光。

刘治光今年61岁,出生在桥镇乡桥镇村孟家湾村民小组,从小家庭情况不好,他小学也没毕业就开始承担起家庭的一份责任。成后,他依然在孟家湾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着,眼看着孩子的出生,家里的开销大了起来,怎么办呢?他抱过砖、扛过水泥,一直在外打工,可家里的日子还是紧巴巴的。

“自从栽上果树,一天到晚的饭我要打包给送去,晚上还要打电话才回家睡觉。”老婆小梅说。

两个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结婚时刘治光也没帮上多少的忙,这让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年政府提倡种植山地苹果,并且给予平地、挖坑,送果苗的扶持。于是,刘治光决定回村子里,把自己的50亩山地全部用来建成果园,刘治光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可苹果树不是一栽进去就能结果的,还需要施肥、剪枝等。所以,他的吃住几乎都在果园里。

“管理苹果树如呵护娃娃一般!”刘治光从来没有过一丝懈怠。“认真”这事有缘由!他从栽上果树的那时起,就一直参加政府的技术培训会,同时,他还在全市各地学习,在果树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看到县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人时常来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他就一直呆在他们身边记录着各种问题,还和他们把电话要来,一直电话沟通询问果树成长近况。每年的冬季他都为树上最好的羊粪,和最好的化肥。

“现在网络好了,我时常从手机上翻看着别人果园的管理,对收入我很有信心。”刘治光笑着说。终于,果园通过科学管理有了收益,这下他们夫妻俩打心底开始重视果树产业。

刘治光心满意足地说:“苹果收入成倍翻番,去年初挂果的时候,收入了2万余元,秋后,我为果树上了70余方羊粪,今年把套袋摘了,果商就把钱送上门了,这样的好日子祖祖辈辈都没想到!”他近些年栽植果树50亩,被村里评为“苹果大王”。

“今年的苹果没有落地的,好苹果一斤三块两毛钱,二茬一块五毛钱,第三茬都七毛。今年的苹果共卖了20多万元。”刘治光别捡着苹果,边说。

创业难,刘治光说:“现在这个年纪不能倚老卖老,乘着还能得动,一方面是锻练身体,另一方面给两个儿子没帮上多少忙,只要有个好收成,我要给我的孙子赚够上大学的钱。”

华商报记者贾令伟编辑何彩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