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伴随着耳熟能详的歌曲《南泥湾》,我们仿佛来到了那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年代。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在当时缺衣少食、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短短三年时间里,硬是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米粮川”。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今天带我们一起去重温当年那段时光,见证敌人对陕甘宁边区重重包围封锁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用双手打造了“如今的南泥湾,陕北的好江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深秋时节的南泥湾,这里已是成片的金黄稻浪。但在80多年前,这里却是一片野兽出没的荒山野岭,被人们称作烂泥洼。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年2月,当困难刚刚露头的时候,毛泽东就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年,党中央再次强调必须走生产自救的道路。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贺海伦:毛泽东主席在杨家岭,我们现在这个地方,讲过这么一段话,饿死没有一个人赞成,解散也没有一个人赞成,那我们就自己动手吧。

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为了不误农时,指战员们放下背包就开始劳动,没有窑洞,只能露宿荒野,没有工具,战士们自己打造。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副教授刘国成:当时工具的数量是三个人用一把镢头,轮流使用,后来有几个战士很幸运找到两口千斤重的破钟,拉回来用我们的土方法炼铁,有战士偷渡到黄河对岸日本人占领区的火车站,搞来一些钢铁,来解决生产工具问题。

总台记者李志:这里是南泥湾三五九旅旅部旧址,我身后这排窑洞基本上保持了80年前初建时的模样。战士们打了多孔窑洞,修建了多间新房,持续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这把镢头的主人叫郝树才,是三五九旅的一名战士,年3月,部队在甘泉县清泉沟举行开荒比赛,郝树才挥舞着这把镢头创下了全旅最高的开荒纪录。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七一九团九连副连长刘宝斋家属侯秀珍:牛从早上犁地到下午一点多,能犁二亩七分地,郝树才一天就弄了三亩七。这郝树才把牛都气死了,说郝树才就不叫郝树才了,叫“气死牛”。

从年开荒万余亩,收粮千余石,到年开荒26万多亩,产粮近4万石,短短几年时间,昔日“烂泥湾”变成了“米粮川”。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贺海伦:共产党人把我们应对困难的办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下来,成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今天同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重任,南泥湾精神是重要的精神支撑。

传承南泥湾精神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一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唱出了当年三五九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南泥湾掀起的大生产热潮。

如今的南泥湾,不仅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更打造出了乡村振兴的样板。

深秋时节,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五彩斑斓。如今,南泥湾依靠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生态景致的保护发展,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也是延安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游客杜秀春:来到这一看满山的绿树,金色的稻田,大路那么宽阔,感觉很激动。

年,南泥湾开发区确定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扶贫”的思路,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南泥湾镇桃宝峪村村民李亮清如今靠着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告别了以前只能靠种点玉米养家的穷日子。

南泥湾镇桃宝峪村村民李亮清:我妻子在景区打扫卫生,负责环卫,一年能赚三万多元。我经营儿童游乐场,也能赚个两三万元,比以前好多了。

南泥湾开发区的人均纯收入已经从年的元增长到现在的元。群众搭上了开发建设的顺风车,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优秀企业也在这里落地开花,为当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走进延安南泥湾农场,一栋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南泥湾镇马坊村的10多个村民正在为当地的特色辣椒除草、整枝。

南泥湾镇马坊村村民郑立梅:现在一天就挣元了,可比以前挣钱多了,在我们家门口上班,家里家务活也不误。

南泥湾农场总经理崔振荣:走生态循环的模式,种蓝莓、草莓、贝贝南瓜和金香玉(蜜瓜),带动当地群众四百多户七百余人就业,仅就业这一项创收(就)在五百万元以上。

近五年来,南泥湾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如今的南泥湾正在阔步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杜金根: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农民在开发建设当中受益,过上幸福生活,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愿望,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实现。

编辑陈艳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