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大峡谷摄影王智
峡谷间,光影交错别样绚烂;村庄中,过往游客接踵而来;窑洞边,黄绿风景独具一格……这是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的日常“一面”。
甘泉县因水而得名,因绿而美丽,自古就有“美水之乡”“天下洛河富甘泉”之美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常驻其间。在长期的发展中,如何守护好原有的“绿色”,同时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成了当地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地方乡镇来说,要实现乡村振兴,处理好生态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命题。甘泉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永军说:“甘泉是农业大县,在发展定位上,我们注重集约、节约、高效,建设示范园,实现标准化生产。发展模式上,我们走农旅融合道路,依靠甘泉大峡谷这一旅游打卡地带动整村群众增收。经过几年的实践,甘泉县已经走上了一条绿色强县之路,未来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经济’,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农旅融合甘泉“实力”
甘泉大峡谷岩壁景色摄影王智
历经亿万年水流切割侵蚀的甘泉大峡谷,在逐步发育中形成了典型的沟谷型丹霞地质奇观。因有研究和开发价值极高的“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众多游客为之神往。
甘泉大峡谷景区当地供图
余条峡谷景色光怪陆离、美轮美奂,这个陕北地区的“天然实验室”已累计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环线的重要旅游目的地。6月29日,“心中的那片绿”中省媒体聚焦圣地延安绿色发展融媒体采访团来到甘泉县,探索甘泉大峡谷所在地——下寺湾镇张家沟村的产业发展情况。
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延凤说:“张家沟村有两个小组紧挨甘泉大峡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依托大峡谷的旅游资源,现在村子开起了25家农家乐,向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闲采摘、篝火联欢、陕北秧歌、民俗体验等项目,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万以上。”
张家沟村乡村全貌当地供图
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张家沟村近年来紧抓甘泉大峡谷区域“IP”,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和旅游配套服务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增收致富的发展路子。依托下寺湾朝天椒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村引导群众发展朝天椒种植80亩、小杂粮种植余亩,投资余万元建成生猪养殖场1个(存栏量达余只),将41万元资金先后入股旅游集团公司、陕果集团等公司,年均分红4.12万元。该村还将新谋划锁崖窑60亩温室大棚园区项目,预计年内建成投用,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
“我们大力实施明确把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作为首位产业,把生态康养旅游作为第二主导产业,按照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甘泉大峡谷、劳山森林公园、石门龙湾等景观资源,布局一批农业观光采摘园、油葵花海观光园、油磨坊体验园、特色酒庄品鉴园等农旅新业态,进一步挖掘农业产业潜力。”李永军说。
特色民宿当地供图
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科学利用,甘泉县保持生态的“原汁原味”,依托“中国天然氧吧”金字招牌,将甘泉大峡谷打造为一方旅游“金字招牌”,探索走出一条独具甘泉特色的点“绿”成金、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甘泉县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亿元。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这是当地递给游客手里的一张“绿色名片”。
“红”“绿”携手甘泉“底气”
甘泉府村川历史文化展览馆摄影王智
“我们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及改造8院33孔窑洞,并按照功能划分为培训区、餐饮区、住宿区及府村川历史文化展览馆,做好旅游配套服务。”甘泉县道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宋飞说。
宋飞提到的窑洞修复项目,正是当地全力为打造“三色融合、多彩纸房”党建品牌、发力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已于年11月启动,预计将于今年7月初建成和投入运营,届时可创造年收入万元,盈利至万元,分红可达80万元。
“心中的那片绿”中省媒体聚焦圣地延安绿色发展融媒体采访团在纸房村展开采访摄影王智
作为道镇以“美水党建”为引领的代表性村落,纸房村依托象鼻子湾“雪地讲话”旧址红色资源,坚持红色领航,升级打造府村川历史文化展览馆,打造“实景课堂”、“体验课堂”、“光影课堂”、“典型课堂”,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
现今,该村正建设集餐饮、培训、民宿等一体的红色文化民俗村,打造沉浸式红色体验环境,整合带动地方特色农产品,年可盈利万元,真正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绿色优势产业。
如果说,红色是纸房村发展的“基底”,那么绿色就是当地带动振兴的“科学路径”。纸房村推行绿色发展,引导群众流转川地亩,建成光伏扶贫基地,每年户均增收0元;探索“光伏板下经济”,建成年生产55万棒食用菌基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
满眼皆绿的纸房村摄影王智
纸房村的“焕新”故事,其实就是甘泉县“红”“绿”携手谋发展的一个缩影。甘泉县委党校老师李玲表示,近年来,甘泉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对下寺湾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进行了保护维修及陈列布展,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规划实施“”工程,精心设计长征体验线路和“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情景教学课程《雪地大会师》及体验式教学活动吸引了余个党组织10余名党员的积极参与。甘泉成为延安党性教育培训的重要延伸地。
以“大培训”助推“大旅游”,以小产业铸牢乡村实力,甘泉县正借助延安建设国家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和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机遇,用活红色资源,激发产业动能,让县域经济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价值。(陈锵)
编辑:周峰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