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其林

在绵右渠创建之始,有枣强、藁城、晋县、束鹿、武邑、新乐、无极、正定、深县、高邑、冀县、赵县、深泽、衡水、安平、栾城等个平原县,于年5月5日至6月13日,按照石家庄地委的安排,实行军事化编制,以县建营,共计人,开赴绵右渠工地援助施工,与井陉人民并肩作战38天,共开挖石方4.95万立方米、土方14.03万立方米、垫方5.25万立方米,总投工17.95万个。

河北省副省长高树勋为绵右渠第一期工程

在井陉、平山、获鹿(今鹿泉市)三县团结合作和16个平原县的援建下,从年3月8日至年1月15个,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绵右渠第一期工程,河北省副省长高树勋亲临通水典礼剪彩,国家农业部发来贺电,《河北日报》以《太行山上的凯歌》为题发表了专篇通讯,新闻制片厂拍摄《雄伟的绵右渠》在全国放映,作家李文册创作散文《娘子关下话友谊》在《人民日报》发表,还将绵右渠工程示意图悬挂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北京国家农业展览馆首窗展示,后又制成模型运往阿尔巴尼亚展出。创建绵右渠在国内外产生的巨大反响,使井陉人民深受鼓舞。

副省长高树勋讲话

绵右渠第一期工程竣工后,县委及时做出第二期工程的施工部署。起初设想右干渠,左干渠同时上马,时称“左右开弓”,即右干渠跨甘陶河从狼窝开至上安,左干渠跨绵河从乏驴岭开至赵庄岭。在实际施工中,右干渠要跨甘陶河、割髭河、金良河等山谷,左干渠要跨绵河、小作河等河床,五处大中型倒虹吸需要大量钢材(当时国内生产的水泥管压力不够),跑遍山西太原钢厂、东北鞍钢等厂家都解决不了,“左右开弓”变成了“左右为难”。面对困难施工指挥部在工地实行“勤俭开渠,以渠养渠”的方针,继续在工地开办石灰、水泥、修配、荆编等各种小厂的同时,向市、省直至中央呈文,申请解决钢材问题,终于在年4月8日,省人委做出批文:“今年先跨绵河,其余明年施工,乏驴岭倒虹吸(绵右渠跨绵河工程)所需铁料由冶金局在四、五月份调拨吨解决”。值此将左右干同时上马的“左右开弓”计划改变为集中力量先开左干渠。

施工中的乏驴岭倒虹吸

在左干渠施工中,广大干部将高涨的施工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破解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在乏驴岭倒虹吸施工中,安装数吨重的铸铁管,没有吊装设备,就修山路到山顶,将管运至山上,铺设铁轨,借管自重顺轨滑管安装,建成全省第一座高出河底57米的高水头铸铁管倒虹吸。在穿越三官山隧洞施工中(始长米,今长米),采用进出口和斜井、竖井相结合的多口掘进法,利用滑轮借力出渣,加快了隧洞施工进度,打通了绵左渠最长的隧洞,被人们誉为“地下长廊”。当在石门峡又一次跨小作河时,采用倒虹吸、渡槽、人行桥“三合一”的方式,建成了上面行人,河底输水,桥与倒虹吸之间畅流河水的“路水桥”。绵左渠于年7月动工,到年3月20日通水,历经8个月的时间,高速度穿山越岭开通60.13公里的盘山渠。

周总理视察井陉煤矿

井陉人民创建绵右渠的壮举,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省委直至中央领导的肯定、赞扬和鼓励。年6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国家水利电力部、冶金部、农业部领导与河北省委书记林铁、省长刘子厚、石家庄地委书记康修民、石家庄市委书记王力、市长马赋广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井陉矿区,时任县委书记傅积意全程陪同了周恩来总理的视察活动,期间周恩来总理认真听取了傅积意关于井陉创建绵右渠情况的汇报,当听完傅积意的汇报后,周恩来总理频频点头称赞,并勉励说:“一定要把水利工程搞好,造福于民”。“下一步一定要搞好配套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后传闻说:“陪同周恩来总理到井陉矿区视察的农业部部长到井陉县核桃园村下乡,住在吴桂芳家,这位部长讲:“周总理回北京后,向毛主席(毛泽东)汇报了井陉创建绵右渠的情况,毛泽东主席很赞赏地说:‘就照井陉这样干’”。

从年三月到年初,在“大跃进”的条件下创建绵右灌区,存在严重的平调问题。遵照中央“彻底清理一平二调,坚决退赔”的精神,自年10月,开始退赔工作。退赔包括非受益社队马车运输、树木、工具和现金,核算平调总值为.5万元,到年底,将退赔款项陆续落实到被平调社队和单位。

(二)年兴起的引绵水上山活动

年大早,年降水量仅.8毫米,全县从春到秋担水抗早不止,特别是在抗伏早担水浇玉米“坑田”中,全县仅担水抗早用工就达多万个,田间呈现出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水浇处苗活,水不到处苗枯的鲜明对比,又一次激发全县人民兴起自年至1年长达6年的引绵水上山活动。

在绵河左岸,于年拓宽接长的人民渠(今人民灌区西干渠)仅至县境北部绵治河左岸的东高家庄,尚未跨过小作河,一河两岸田间庄稼两重天。北岸群众编出民谣:“南岸庄稼绿油油,北岸禾苗秃头头,何时把水接过来,遇上旱年不发愁。”县委积极支持下游村庄联合,派县水利科副科长刘纯之负责,由下游防口、库隆峰、南陉等三个公社组成施工团,续建人民渠。续建施工接连两期工程完成,第一期工程自年11月25日至年10月,从高家庄建倒虹吸通过小作河,开渠至洛阳村北,完成渠长24.5公里,投劳余个,投工58.32万个,完成工程量23.24万立方米。此间,上游石棋峪、南固底、北固底、威河西、东高家庄等大队参加了援建施工。第二期工程自年10月至年1月,由平山县自洛阳接水,开渠至该县候家庄,完成渠长18公里。

绵河左岸开始续建人民渠后,右岸群众特别是堪称井陉“乌克兰”地区的威州干部群众对复开民主渠的呼声十分强烈。县委听取群众的意见,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对民主渠进行测量设计。起初,先以年未实施的中线民主渠(即比底线民主渠提高3米的民主渠)为基础,做出《民主灌区规划设计》。在这一规划设计进行复测中,时任测量队队长王敦富提出“再提渠线,重新勘测,扩大灌溉面积”的建议,由此引起了民主渠“中高线之争”。主张开中线民主渠者认为,抬高渠线后,不仅会遇到两次穿越石太铁路的麻烦,还会增大工程量,加大投资,造成技术与资金多方面的困难。主张开高线民主渠者认为,下游岩峰、威州、孙庄等地,是井陉主要产粮区,拥有全县最肥沃的土地,抬高渠线能够扩大灌溉面积。

同时他们还算了一笔账,即使将来续建完成绵右渠,威州、岩峰、孙庄等地亦处灌区最下游,会使境内最肥沃的土地遇大旱年不能保浇。如果将渠线在中线的基础上再抬高30米,可灌井陉4.5万亩农田,还可供平山县、获鹿县(今鹿泉市)灌溉部分土地,总灌溉面积可达6.4万亩,比原设计渠线扩大灌溉面积4万余亩,需投资万元,投工相当于年担水抗早用工万个,平均实现一亩水地仅50元、50个工,造价低,受益大。通过多次讨论与论证,高线开渠的建议得到省、市政府与水利部门的支持。时任副省长阎达开说:“这样的渠,我举双手赞成”,在井陉蹲点的地委宣传部领导,时任县委书记甄三录,副县长马星奎等,鼓励王敦富带人试选新线,经过反复勘测比较,终于采用民主渠高线方案(此高线民主渠即今人民灌区东干渠)投入施工。

新线确定后,民主渠分两期工程历经5年时间完成。第一期工程自年1月17日至年10月,从城关大石桥下取水开至威州东头村山神庙前(今新蒿亭村前)长56.2公里,第二期工程自年11月至1年4月,从威州东头村山神庙前开至渠尾平山县南石桥村和获鹿县王屋村,长64.6公里。

开民主渠群众踊跃参战。威州寨湾村一位老农说:“苦熬不如苦干,就是三年不分红,也要勒紧腰带干到底”。孙庄村女生产队长赵二孩,丈夫在创建绵右渠施工中牺牲,她听说要开民主渠,主动要求远征开渠。大队干部考虑到她上有公婆,下有孩子,家里需要她照顾,劝她留下,她含着眼泪恳切地说:“我们守着河水受干早,在家也是苦熬日子盼雨种田,孩子他爹修绵右渠没有活着回来,渠也没有修到咱村里来,俺开会听你们说,民主渠能通到咱村里,说什么俺也要开渠去,俺和婆婆已经商量好,把孩子留给婆婆带,修通了渠才有好日子过。”大队干部的眼里也喻着泪,无声地点了点头。她打起丈夫用过的铁锹,把孩子抱起来,亲了亲,托付给婆婆,离家赶赴渠道工地。民主渠工地上最多时上到1.2万余人,全部自带锹稿,自理食宿,万众一心引水上山。

施工中,县成立民主渠施工指挥部,以公社设团,以大队设连,分工包段进行施工,干部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施工中的困难。拉石头的车棚坏了,庄子头施工连民工到10公里以外的大山沟,伐回山榆条补好继续使用;决石、抬石工具不够用,庄子头连女共产党员刘新梅把自己家里的铁锤、钢、木杠一股脑扛到工地;民工伙房的蔬菜吃完了,坡头施工连赵声明冒雪跑回家里,把自家的余公斤白菜、萝卜拉到伙房,并将自己养的猪娃卖掉,将钱垫支在民工伙食上。同时许多非受益社队也给了大力支持。王庄公社拿出1.1万元公共积累支持开渠,秀林与支沙口大队捐献出余公斤储备粮支援修渠,蒋家大队18名姑娘要求县委批准包揽最险要的工程。群众喝的稀菜汤,吃的黑面饼(山药面掺玉米面),用的是铁锤和钢钎,在冰天雪地劈山穿洞引甘泉。

民主渠施工,正处在“文革”之中,乱批乱斗冲击着工程建设。是时,将坚守岗位,一心扑在修渠上的干部群众说成是“只知埋头苦干,不知抬头看路”;甚至将发放标工粮,也说成是“大刮反革命经济主义黑风”。在许多问题上造成思想混乱的同时,又把从指挥部到团、连的许多领导干部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进行批斗”,并将他们关进所谓的“学习班”,使施工一度出现瘫患状态。

开渠引水,民心所向,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抵制乱批乱斗。年8月,当有人拉上民工进城参加“武斗”时,马村连带队干部杜吉考拦住大家说:“我不是阻拦谁去革命,眼下对我们来说,修渠就是革命,革命就是修渠,我们不去城里打群架,没有人能把我们打成反革命,我们离开工地修不成渠,就是没有人把我们打成反革命也是犯了罪,钱白花、工白投不用说,最后受早遭灾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跟着我们遭受早灾煎熬。我可能拦不住所有的人,我劝真心愿意把渠开通的人跟我到工地。”杜吉考流了泪,好多同志不管有人怎么喊叫也没有再到城里去,大家跟随杜吉考重又返回工地,白天爬悬崖打针开山,晚上掌灯清石渣。

施工中,经常发生意想不到的困难。被称为“水下长虹”的甘陶河倒虹吸进水口,在高高的棋盘岭,整个工程全长近米,要穿过石太铁路和甘陶河床,河床内施工要通过导流开挖、浆砌浇筑、安装管路与回填等多道工序,工程必须赶在汛期前完成。可是这一年刚进入5月份就下起了大雨,洪水提前到来,在此支援施工的解放军战士同余名民工,纵身跳到齐腰深的水中,一面用水泵抽水,一面继续开挖河卵石。当线杆被大风刮断,水泵突然停机,河水量骤增之时,解放军战士与民工立即投入抢堵导流围堰和抢捞排水设备之中,经过几个小时的抗洪抢险,重又架线安泵,抢时间投入施工。

倒虹吸工地抗洪抢险过后,与倒虹吸出口相接的隧洞中,发生了严重的冒顶事故。成吨的巨石从洞顶塌下来,施工受到险情威胁。带队隐洞施工的孙庄连指导员赵双喜把众人推开,只身进洞查看险情,当他弄清这是悬卧石掉落后,周边用长播棍播掉近顶险石,带领民工提着马灯进洞排除塌方,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整个民主渠工程,盘山穿过百余座峰头,跨过80余处沟塾,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五年零四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1年4月全线开通,又一次推进了引绵水上山的进程。

来源井陉县水利志(新华出版社)主编李其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