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对白癜风的影响 http://pf.39.net/bdfhl/140118/4329304.html

甘泉县火车北站让群众出行更方便

动车停靠甘泉

县高级中学校貌

本报记者王爱荣通讯员范筱霞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现在的甘泉,老旧的砖混楼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大青石铺就的街道退出了历史舞台,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为百姓带来更便利的出行条件;拥挤杂乱的道路两旁如今绿树成阴、花草掩映;昔日嘈杂的闹区变成了今天的人生广场,为市民在喧嚣中觅得一份恬静……   70年栉风沐雨,70年灿烂辉煌。一代代甘泉人用青春和热血,经过不懈努力与奋斗,推动甘泉城市建设从建国初期的小山坳蜕变为现代化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年的2.55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4.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十一五”初的2.8万人增加到年的3.8万人。特别是近几年来,甘泉县一大批重要的城市建设项目顺利开工且部分已投入使用,城区交通网络清晰明了,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形象提档升级,甘泉正以欣欣向荣之势昂首前进。   提品位增长的不只是面积   九月,秋意渐浓,夜幕下的甘泉已经灯火辉煌。人生广场上,霓虹灯在音乐声中闪烁,男女老少跟着节拍热情起舞,捧着荧光棒的孩子们穿梭在人群中,追逐嬉戏。还有街道两旁灯光璀璨的树木、流光溢彩的高楼大厦、温馨的万家灯火,都向人们展示着甘泉县城时尚且富有朝气的蜕变。   而在老甘泉人的心里,多年前的甘泉,是一个小而落后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一条几百米长的大青石铺就的道路就是城中心街道,青石路30度的斜坡上两层高的农副公司砖混结构楼房,便是当时最新潮的建筑,也是全城繁华区域。   “别看这短短的旧街道,那时候可是甘泉的商业繁华区,热闹得很呢。”老甘泉人宋利兵今年70岁,对于以前的甘泉县城,他依然记忆犹新。“以前哪里能想到有如今这样的变化,路网、建筑、商圈一应俱全,我们曾经的小县城如今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他的相册里,还保留着90年代县城的照片,从照片上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气息。宋利兵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两三层楼已经是比较新潮的了,现在都到了20层、30层,这在以前想都想不到。”   “追溯历史,甘泉县城市建设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年至年期间加快了规划建设步伐,从年至今,则是在拉大城市框架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环境品质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努力建设开放、生态、文明、幸福新甘泉。”甘泉县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副局长刘旭东告诉记者。   年以来,全县实施新区建设工程,累计投资5.82亿元,先后完成曲里新区、太皇山新区、西门坪新区3个新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同时配套完善各新区的住房、商业开发、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将城市框架向南、西南、西北延伸。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老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县委、县政府将城建重点放在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上。   在美水泉涌广场项目建设场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据悉,该广场今年3月份开工,占地面积平方米,计划总投资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水景观、雕塑、亭台、步道、绿化、公厕等。与美水泉涌广场一路之隔的是正在开工建设的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水文化展厅和县融媒体中心为一体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得益于县城鳖盖峁棚户区改造工程腾出来的土地。   与此同时,周边的县屯大桥因被纳入黄延高速扩能工程甘泉连接线延伸段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加宽改造。完工后,这片位于甘泉北门户的“卡脖子”路段将被全面打通,成为连接黄延高速、雨岔大峡谷、延安万花山等的重要枢纽,并与美水泉涌广场、图书馆等6馆成为甘泉北的新窗口,也成为兼具休闲文娱等更丰富城市功能的新平台。   在交通方面,县委、县政府于年启动国道改线工程,预计在年正式建成通车,那时将会把国道穿城而过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彻底消除,为城市发展预留出更多的空间。   靓颜值变好的不只是住房   在甘泉县,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   从延安市一路向南进入甘泉,入眼便看到一幢幢高层公寓楼鳞次栉比,小区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绿草如茵,进入城中心,步行街、商业门店、中心市场也有各自的热闹繁华,一个宜居、幸福的甘泉正在崛起。   家住甘泉县鳖盖峁的刘成海今年72岁了,他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原来住的地方,“我家当年住的那片区,凌乱拥挤、街道狭窄坑洼,没有统一的供暖、供水、供气设施,也没有统一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现在搬进了新居,终于和以前的‘脏乱差’说再见了,街坊邻居期盼的好日子也来喽。”   年4月14日,甘泉县对鳖盖峁实行棚户区改造。“这几孔窑洞我住了近60年,有些不舍但是更多的是期待,因为政府是为了建设一个更漂亮的新甘泉,也是为我们建设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新家。”目睹旧窑洞被拆除全过程的刘成海,如今实现了搬入楼房的美好愿望。   “民以居为安”,住房建设是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是通往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加分项”。   刘成海一家住房条件的改善,只是众多甘泉人的一个缩影。随着旧城的不断改造升级,甘泉县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得到提高,广大群众期盼的更加优质的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甘泉县将县城鳖盖峁、旧城墙周边、西门坪、西台、东台、杨家砭等基础设施滞后、居住环境差的区域和部分无安全住房群众纳入棚改范畴,累计争取棚改贷款资金12.66亿元,启动了鳖盖峁、旧城墙周边、西门坪三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申报获批了中心街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动迁群众户,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住房环境。   棚户区的改造不仅为广大百姓带来了福利,也大力提升了县城的“颜值”,时尚、美观、宜居已经成为甘泉的新名片。 重服务增加的不只是建筑   一个宜居的城市不仅是钢筋混凝土堆砌出来的高楼大厦,而是有更加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以及充足的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能力。   近年来,甘泉县以治理“城市病”、补齐城市短板为主要目标,围绕创卫和创园两条思路,着力恢复城市生态和修补城市功能。   九月的清晨已经带着些许凉意,在县城中心广场上,几位穿着白色、紫色太极服的老人跟随着音乐缓缓动作着,勤劳的环卫工人也在花坛边清理败叶,还有几个年轻人在围着广场慢跑……甘泉人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我家就住在这个广场旁边,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到这里来练练太极,我老伴儿喜欢扭秧歌,傍晚广场上也有秧歌队和广场舞呢。”居民张阿姨说,从广场建成以来,附近的居民有了可以活动的场地,大家一有时间就会到这里来,练太极、跳广场舞,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近几年来,甘泉县实施了火车站广场、美水花苑广场、人生广场、美水泉涌广场、县委后山公园等公园、广场建设项目,县城公园、广场数量达到11个,为百姓在城市中辟出了一方休闲娱乐的天地,一个公园式的县城正在形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治理“城市病”方面,甘泉县建设了西门坪建材市场、龙首商业步行街、金庄商业步行街,对存在隐患的南关农贸市场进行了整治,“马路市场”得到彻底解决;完成了第三小学、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启动了第四小学、三幼建设工作,医院成功创成“医院”,社区、敬老院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累计建设保障性小区8个,套住房,完成新一轮智能电表改造,自来水水质达标率%,燃气普及率94.7%,城市保障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稳步推进园林绿化、大力实施山体修复、着力改善县城街道风貌、加快城市污水治理等都是甘泉县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课题。一个开放、生态、文明、幸福的新甘泉正在建成,广大甘泉儿女也正在体验着更加暖暖的幸福感、满满的安全感和棒棒的成就感。

来源:延安日报

监制:曹圆宇审核:路延编辑:步雨杭

甘泉宣传天天快报甘泉宣传新浪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