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因为这句话,一个叫王卫国的作家,改名“路遥”。
一语成谶,他的人生从此为了梦想不辞辛苦,呕心沥血直到最后一刻。
沉思的路遥陕北文学的扛把子,人生巅峰骤然落幕
路遥的人生巅峰是年,那一年他41岁,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成为新一届陕西省作协主席。
可路遥还没能来及上任,年就因为肝硬化去世了。
为文学而死,听起来很酷,看起来很美。
陕北作家都实在,路遥为了一部“旷世巨作”把自己熬死了,陈忠实也想跟他学,他放着作协副主席不当,非要猫到乡下去写大部头《白鹿原》。
他对老婆说,万一这个小说出版不了,就去养鸡,后来也真的一语成谶了。
唉!这些耿直的陕北汉子!
陕北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那个年代,作家是真的作家,他们热爱文学真的是胜过热爱生命!
当然是真金就不拍火炼,《白鹿原》年年初写完,年底在《当代》发表,年也真得得了矛盾文学奖,陈忠实成了陕西的第二个路遥。
受路遥刺激要写一部旷世巨作的还有贾平凹,他的巨作是《废都》,这部作品因为有大量不可描述的情节,首印37万册刚一出版就被一抢而空,迅速成为百万级,千万级爆款畅销书。
那个年代,很多人第一次接受性教育就是通过这部文学巨著。
后来因为这本书影响力(破坏力)实在太迅猛,被禁。
再次解禁就是17年之后了,这次书中的那些不可描述,全部换成了“……”,但完全不影响读者的理解,所以这本书至今依然畅销,与路遥《平凡的世界》一样。
作家拼了命,名气可能有,但穷这个病还是不好治。
路遥得奖的时候,也是他穷到巅峰的时候。他发愁的是,他连到北京领奖的路费钱都还没有呢。最后还是他弟弟四处借钱给他凑足了路费,在西安火车站送路遥时,他一路埋怨,满肚子委屈:
“以后可别再获什么奖了,如果你以后得了诺贝尔奖,我可给你找不来外汇。”
路遥也气不打一出来,为了写这个《平凡的世界》,他搞得自己又穷又病的,值吗?
“去你妈的文学!”
文学对那个年代的作家真是欲罢不能,爱恨交织,死去活来的!
自卑倔强的童年:不幸中的万幸
路遥年出生于陕西清涧县的农村,父亲给他取了那个时代最时髦的名字:王卫国。
王家穷得叮当响,为了活下去,父亲把长子王卫国给了自己哥哥。
路遥7岁那年,他和父亲一路乞讨,到了延安的延川县的伯父王玉德家。伯父家也是农民也不富裕,原本伯父是让路遥来当劳动力的,万万没想到,劳动力没有,还多了一个累赘:
因为路遥偷偷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延川中学。
青年路遥考上好学校本是个好事情,但是对穷人家来说,就是灾难——因为路遥伯父家已经穷得连干粮都不能保证供给。
这个学该怎么上呢?
3年,靠着伯母王桂英讨饭和同学接济,路遥读完个中学。
6年,27岁的路遥从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了。延安大学中文系和陕西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都来抢他,最后他成了《延河》的编辑。
路遥延安大学毕业照虽然很有才华,但路遥的成名还是比较坎坷。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陕西籍作家贾平凹、陈忠实、京夫、莫伸等已经都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只有路遥,还是光杆司令。
好强的路遥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可惜投稿总是被拒,他气得要命,最后一次他投了当时最大的文学杂志《当代》,并暗暗发誓:
“妈的,这次再退稿,我就烧了!”
说来也怪,也许是老天开了眼,《当代》主编看了这个小说,欣喜地不得了,直接给他颁了个“《当代》年度文学荣誉奖”。同年,路遥的这部作品还获得了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终于一雪前耻的路遥,第一次尝到文学写作的甘甜。
他把心一横,背着简单行囊在甘泉县招待所住下,开始了21天昼夜颠倒的疯狂写作。路遥这次写的作品叫《人生》。
路遥随笔《我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讲,他后来总是黑白颠倒的生活作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下面是他自己的回忆:
记得近一个月里,每天工作18个小时,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通,深更半夜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转圈圈行走,以致招待所白所长犯了疑心,给县委打电话,说这个青年人可能神经错乱,怕要寻“无常”。
21天,13万字,就是这样写完的。
年,路遥的《人生》在全国文学旗帜刊物《收获》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全国性地震:无数年轻人给他写信,向他请教人生问题。
《人生》获得当年优秀中篇小说奖,33岁的路遥,青年得志,一跃成为全国最红的作家。
路遥与读者粉丝在一起但路遥是个有抱负的青年,“不能让人们仅仅记得你是《人生》的作者”,于是他决定创作一部“真正的长篇”,“本属巨人完成的工作”,“要在40岁之前完成”。
这种自律近乎自虐,苦日子过来的路遥对自己下手极狠,他说:“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存奋斗情感与梦想
路遥想写的终极作品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几乎耗了路遥十年,光准备工作就花了3年:他恶补了多部长篇,梳理出了小说的基本框架“三部,六卷,一百万字”,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普通人的故事。
为了更真实,路遥又去体验生活。他一个人跑到铜川鸭口煤矿、陈家山煤矿等,与矿工们同吃同住。
与煤矿工人在一起年夏,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但世事难料,千辛万苦写完的作品,却遭遇了出版社的冷遇:因为几年过去,中国读者的风向标变了,受改革春风影响,各种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成了文学界的香饽饽。
蛋已经下出来了,文学主却流都避而远之,最后路遥只能硬着头皮在当时文学周边杂志——广州的《花城》上潦草发表。
几乎把生命都耗进去了,却不被理解,气得路遥又开始骂娘:“他妈的,都他妈的不懂文学!”
然后回到西安,他又在柳青墓碑前狠狠地哭了一鼻子!柳青是路遥老乡,现实主义巨著《创业史》的作者,是路遥的偶像。
很多人对他可能并不了解,但是他《创业史》中的那句话,您一定听说过: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接下来的日子变得极为难熬,写还是不写,成了痛苦的挣扎。
路遥最后又把心一横,继续坚持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这部又写了一年,等到年夏天完稿的时候,路遥已经开始吐血。
那一年路遥38岁,本该是一个男人最强壮的年纪,但路遥却开始了人生死亡倒计时:
他身体软弱地像一摊泥。最痛苦的是吸进一口气就特别艰难,要动员身体全部残存的力量。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坐下,就会睡着了。
如果说写第二部是与生命抗争,写第三部就是残酷地与时间赛跑,他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带着未完成作品的遗憾。
年夏,又熬了一年,《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终于完成了,路遥兴奋地把笔扔到窗外,然后像孩子一样放声大哭:终于完成了!太他妈不容易了!
也许是路遥的坚持感动了上天,年春,第三部还没有写完的时候,第一部就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万万没想到,一经播出,又成为了爆款。
路遥的书改变了谁?
《平凡的世界》原名《走向大世界》,第一部定稿后改为《普通人的道路》,后来又来来回回用了几十个备选名字,终究没有一个满意的,最后还是西安文联《长安》杂志的主编子页帮他一锤定音:叫《平凡的世界》怎样?
这个朴素又大气的名字,后来成了路遥继《人生》后的又一代表作。
年,路遥《人生》大火的那年,杭州小伙马云雄心勃勃地参加了高考,他的志愿是北京大学,但万万没想到,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小马小时候(左一)大学是没得上了,他计划去宾馆应聘一个服务生吧!可惜因为长相问题,服务生也没有应聘上。后来还是父亲走后门把他强塞进一家杂志社,虽然听起来体面,但实际上他的工作是蹬三轮儿,给火车站的报摊送杂志。
读书改变命运,就在蹬三轮的时候,小马因为多看了一眼路遥的《人生》,从此命运改变。他想:这男主人公高加林不就是倒霉的我嘛!但是高加林越挫越勇,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给了小马很大的勇气,从此小马的人生也开始彻底逆袭。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啦,小马第二年数学考了19分,第三年考了79分,幸运地被杭州师范外语学院破格录取,再后来成为了全国的马云爸爸,中国的首富。
除了马首富,还有一个叫潘石屹的男人,他是个甘肃汉子,比马云大一岁,因为爷爷和大伯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做过国民党军官,他从官二代成了政治落难家庭的后代,在那个看家庭成分的年代,小潘最大的苦恼不是贫穷,他发愁的自己长大后能不能娶到媳妇。
虽然环境恶劣,但小潘总是隐约感觉,读书能改变现状,所以他极为用功。8年刚恢复高考,他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名校兰州培黎学院。
给小潘勇气的就是路遥开始极不受待见的《平凡的世界》,英雄们总是惺惺相惜,很多人觉得路遥“土”,作品粗糙,但小潘不这么想,他一读就爱上了:
“从中我读到了一种美,一种苦难的美,一种在克服困难中迸发出的美。这种美深深地吸引了我。”
书中的孙少平、孙少安哥俩决定改变命运的想法,深深鼓舞了小潘,他“鬼迷心窍”地辞职,决定创业,干一票儿大的。
意气风发的小潘(右一)
他一路南下,杀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南的一家砖厂,因为业务好,很快就当上了厂长。
年路遥去世的时候,小潘在海南挣得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又北上杀回北京,成立了北京万通房地产公司,从此成为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
做商业哪有一帆风顺的呢?但每当低谷的是时候,潘石屹都有静心的法宝:
“每一次在我人生低潮的时候、碰到困难的时候,觉得这个坎过不去的时候,我就读上一遍《平凡的世界》。”
好的作品,不需要华而不实的文采,它需要的仅仅是直击人心。
纯真年代,穷作家的遗憾爱情
路遥的一生都在与贫穷挣扎,但他运气还不错,养母为了读中学每天摸黑到隔壁县讨饭,到读大学后他又谈了富有的女朋友林达,林达是北京人,曾给路遥不少经济上接济。具体接济到什么程度?学校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达给的。
路遥、林达夫妇后来,这个叫林达的北京女孩成了路遥的妻子。8年结婚,9年生下女儿路远。
可贫贱夫妻百事哀,贫穷永远是横在路遥和妻子之间的一根刺。
路遥是穷苦出身,也从来不会算计收入,经常搞得家庭负债累累,入不敷出,婚姻很快就亮起了红灯。
更要命的是,路遥为了创作还总是黑白颠倒,他“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作息,让正常的林达最终忍无可忍。
事实上,年刚结婚两年,林达就已经有了离婚想法,只是当时路遥的《人生》小说和电影正在全国热议,为了避免负面影响,离婚才一拖再拖。
但事实上,从那一年开始,这段婚姻已经开始有名无实。
最后的日子:苦难和平凡成就伟大
百万巨著《平凡的世界》稿费3万元,那时候出版社还没有实行版税制,全部都是稿费制,即按照千字结算,这可能也是路遥要写“大部头”的原因之一。3万块钱在当时不算少,但钱对路遥来说,特别不禁花,在书出版前稿费就已经基本上花完了:供养父母和养父母,接济穷亲戚,还有自己抽烟、喝咖啡,请客,讲排面……
后来路遥跟朋友说:“靠写小说挣稿费赚钱,就跟靠卖血赚钱一样啊。”
惨,太惨了!路遥的最后一年已经穷得没有尊严。
他曾对朋友张晓光讲:“我现在实在穷的可怕,你认识那么多企业家,能不能帮我找一个经理厂长,我给人家写篇报告文学,给我挣几个钱。你知道,《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我这几年抽烟的钱。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债。我不怕你笑话,给女儿买钢琴,我还是借的钱。”
文人的骨气,在现实面前碎成一地渣渣。
张晓光问他开价多少?路遥伸出五个手指头:“吧!这是我第一次卖自己的名字给别人……”
接这样的活儿,路遥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路遥最后的日子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去世,离他的43岁生日还不到半月,在去世前三个月,妻子林达与他签署了离婚协议。
在追悼会上,他的老朋友陈忠实对这位“用生命写作”的勇士致敬:
“一颗璀璨的星从中国文学的天宇陨落了,一颗智慧的头颅终止了异常活跃异常深刻也异常痛苦的思维。”
参考资料:
《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路遥文集》《我所认识的路遥》《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忆路遥》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