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
12月16日,北汝河畔,红鹰创业工程孵化园。笔者刚进入郏县堂街镇圈李村,目光便被成片的黑色大棚吸引。“年,我们村几名党员带头,探索种植了8棚羊肚菌。3年的时间,大棚规模扩大几倍,并采用与西瓜、冬瓜等轮种模式,成了村集体的重要增收途径。”平顶山学院驻该村第一书记甘泉说。
在此基础上,圈李村还发挥平顶山学院“博士服务团”的作用,大力发展红牛养殖、光伏发电、花生油加工、艾草种植等产业,“红绿黄白黑”五色产业齐头并进,村集体收入成功突破30万元。
富裕起来的圈李村,依托地理临近优势,和汝河岸其他四村成立“河里圈”联合党总支,采用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联户、责任连体的模式,统一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共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棚规模发展到多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方针政策,聚焦完善组织体系、建强干部队伍、培养用好人才工作要点,强基固本打基础,树正导向激活力,党建引领聚合力,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推进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人才选用等全县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郏县县委书记王景育说。
“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12月16日,在郏县白庙乡黑庙村,党群志愿服务队和巾帼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义务清扫活动,有的扫地、有的清理杂草、有的运垃圾,劳动场面热火朝天。该村妇联主任冯金兰开心地说:“大家一块参与,把村里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看着心里舒坦。”
近年来,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郏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聚焦解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乱扔“六乱”,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让农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第一工程”。郏县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强力实施“堡垒优强、头雁领航、培苗育才、思想铸魂、红色引擎、基层关爱”行动,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9个,评选出“星级党支部”个,创建农村党建示范点15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安良镇牛庄村曾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可谓“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年,该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动40多名群众,义务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拆违拆旧、建设游园、修复水系、美化墙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村里旧貌换新颜。前不久,村里又安装了85盏太阳能路灯,让群众心里更加亮堂堂。
“乡村振兴,既要美了面子,更要充实里子。”郏县县委办公室驻牛庄村第一书记周彪介绍,该村依托红鹰创业工程发展香菇种植,带动周边13个村共发展大棚座,每棚年收入15万元左右,县里还捐建了冷库,购置烘干机,为村里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底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郏县还发挥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依托郏县红牛、山儿西烟叶、赤松茸、羊肚菌、果蔬种植等传统,打造出9个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示范基地),探索可复制、易推广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质增效。
“红色网格”引领社区治理
12月17日,龙山街道南后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老党员宋松昌正在用积分兑换奖品。“参与志愿活动、打扫街道卫生、向群众宣传政策都能加分,分数能用来换洗洁精、香皂、洗衣粉等,虽然不值啥钱,但是大家积极性特别高。”宋松昌说。
今年年初,郏县在党员中开展承诺、亮诺、践诺、评诺“四诺”活动,为社区党员统一制作党员户门牌,让党员亮出身份、接受监督。龙山街道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平台,通过“党员网上申报、支部平台汇总、手机扫码晒分”等措施,将党员表现反馈在门牌上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