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学院文化,讲好农院故事,农学院自年启动了“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资料采集工程,通过采访和资料收集的方式,记录“五老”的求学故事、科研故事、育人故事,在学院、学校的亲历、亲闻、亲见。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特推出系列报道,学校新闻网加以转载,展示“五老”风范,激励师生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事业发展。
年7月采访时拍摄的照片
何钟佩(-),女,汉族,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大田作物化学控制研究与应用创始人之一。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随后留校任教。她一生致力于大田作物化学控制的研究,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机理、化控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创建、以及棉花等作物栽培应用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作物化控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棉花栽培技术革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定向诱导和双重调控”理论以及由此创建的“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模式,现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曾获得 科技进步奖、农业部农牧业技术改进一等奖、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学渣”变“学霸”
年何钟佩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定远。早年间,祖父因生活所迫,仅8岁就冒险偷爬火车去往天津投奔亲戚,自此留津,其后因机遇幼年送英国学习,回津后在“大陆银行”工作。
何钟佩出生时家境殷实,书香浓厚。中学就读于英国人主办的天津名校耀华中学。当时那里的学生大多是家庭背景显赫的富家子弟,他们常说“上学没有什么用”,“毕业即失业”。长久受此影响,她的成绩很不理想,最差的时候数学仅得8分。
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年毕业留影(二排右四为何钟佩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大地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她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先进性,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发动 ,将战火烧至鸭绿江边,满腔热血的她毅然决然报名参军,保家卫国,却因年龄太小而未被应征。后来,她积极成为学校 个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人,却遭到学校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共产党喜欢的都是学习不好的”。为了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她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高考数学取得99的高分。时至今日,何老想起这1分的缺憾,依旧耿耿于怀,说道:“当时那1分不该丢!我太得意了,有点翘尾巴,错把根号二当成根号三,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1.和1.。也是从那之后,我深知得意时不能自满,必须夹着尾巴谦虚做人。”
一朝“误入农门”,一生钟情于农
何老和农业结下不解之缘,既来源于对国家的责任感,也来源于家庭的影响。“什么最重要?解决四亿人的吃饭问题最重要”。高考报考前,报纸上农学专家奚惠达先生的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献身农业的大门,让自小养尊处优的她决心“担饱暖之重任,解民生之多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将北京农业大学填写为 志愿,周围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书记、校长专门找她谈话,极力推荐她免试保送航空学院,但她矢志不移,立志这辈子“只下地不上天”。
从小家里人就教育她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颗爱国赤诚之心,报国赤子之心,即便是后来选择不被看好的农学时,父母也未曾反对,只是说“只要好好学,将来能报效国家,学什么都行”,话语虽简单朴素,但“好好学,学以报国,精益求精”却成为了她往后几十年的追求。
大学期间,她勤奋好学,经常跟随老师深入农村实地调查。这一方面为她日后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田间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使她深刻认识到我国农业在耕作方面的落后和科技对于“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在大学毕业后,她果断放弃了生物统计专业继续深造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又苦又累、较为冷门的作物栽培方向。科技强国,开拓创新,让科学高效的新农业逐步推广,一改“向农民学习耕种耙播”的现状,成为了她余生奋斗的目标。恩师奚惠达先生曾开玩笑说,当初她是“误入农门”,但她从未后悔。
胸怀三农,硕果累累
唐山大地震那年,她带着学生到河北省晋县实习,夏天温度很高,棉花结了不少棉桃。但地震之后,温度骤降,棉桃迟迟不成熟吐絮。为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她特意返回北京,运来 利并指导农民使用,促使棉桃吐絮。这次经历给她指明了作物化控技术研究的新方向,也启发了她关于缩节安在棉花上应用的研究。
但在那个科研条件落后的年代,创新之路布满曲折,而且她做的工作曾一度不被看好。即便如此,她依旧锲而不舍与恩师奚惠达、化学系胡秉方在艰苦的条件下潜心钻研。经过多年研究,她首次提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效应”与“复合效应”的概念,带领团队研究形成以应用缩节安和 利为关键的棉花化控栽培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棉花生产的徒长、脱落、晚熟等难题,稳定增产10-15%,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至今,这套技术应用面积仍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90%以上。
何钟佩教授(左一)在河北河间的棉花地考察
她支持河北省河间县棉农卢国欣等建立农民研究会,开展植棉新技术示范推广。她带领团队在河间县建立了试验基地,进行化控技术研究和示范,现在仍然是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控研究中心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基地。
同时,她还指导带领团队老师和研究生积极开展多种作物化控技术研究。评价了调节剂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等粮食作物,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苜蓿等饲料作物,甘草、板蓝根等中草药植物,马铃薯、甜豌豆等蔬菜作物上的应用,形成了经济高效的化控产品和技术。经过多年的作物生长发育化学调控研究实践,她在传统“对症应用”技术模式基础上,创新提出了“系统化控技术”以及“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模式,既发挥传统栽培措施的潜力,又提高了作物栽培的可设计和可控制性。
何钟佩教授在黑龙江农场的大豆地考察
年12月何钟佩教授出席全国作物化控技术第九次研讨会
永葆谦逊的“何同学”因材施教的“何老师”
她认为从事农业的人,知识面要广,要博采众长。当遇到知识盲区时,始终将自己作为“何同学”。除了施平校长、蔡旭教授、娄成后教授和奚惠达先生等人,她还提到,要向全国劳模学习。为向劳模学习,她每到一个地方讲课,都会去拜访当地劳模。曾经她为一睹全国劳模张秉贵的风采,特地跑到百货大楼,体验“一把准”、“一团火”的精神;为体会全国劳模石传祥的生活,她亲眼去看他每天背粪的真实状态。她说,“这些人,才是她真正要学习的榜样。”
她还虚心向学生们学习。虽然她荣誉加身,但她始终不计个人得失,大力支持和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认为取得的成果都离不开学生们的贡献,是团队的功劳。有的学生能顶住家人离世的悲痛继续科研工作,有的和她一起在河间吃苦睡大炕,有的则在大豆、甘草研究等方面有所特长。她说,“现在我的学生比我厉害,徒弟都必须要超过师傅,徒弟不超过师傅,国家怎么发展?”
何钟佩教授(左一)在农研会考察送学生李召虎(右三)等来实习
何钟佩教授虽主要从事棉花研究,但她并没有让学生都选择棉花。而是会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花生是山东的主要栽培作物,她就让来自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王铭伦研究花生。吉林是粮食大省,种植玉米多,还有很多特产中药材,她就带来自吉林的博士生李刚研究中草药,毕业回吉林后研究玉米等。黑龙江作物面积广,除草剂施用多,她就让来自黑龙江的博士生陶波研究除草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