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nb.ifeng.com/a/20181228/7130894_0.shtml

刘晓芳老奶奶今年已经70多岁了,和老伴赵少羽已经结婚40年了,夫妻两人很恩爱,而且刘晓芳的公公和婆婆都健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很硬朗,都说婆媳关系非常难处,但是刘晓芳的公公和婆婆打从刘晓芳进门开始,对她就一直特别好,就是现在公公和婆婆依然偏向于儿媳刘晓芳。

刘晓芳和赵少羽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赵德胜在部队当兵,小儿子赵德海是一名大学老师,刘晓芳当年插队的时候,嫁给了现在的老伴赵少羽,两个人还是初恋,每当想起这段曾经的往事,刘晓芳老奶奶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她也是为数不多留在陕北的知青。

年,刘晓芳响应国家号召,高中毕业之后就直接来到了陕北甘泉县南山公社赵家沟插队成了一名知青,和刘晓芳一起来的还有她们班上的二十五名同学,刘晓芳是她们当中年纪最小的,她们这次插队的赵家沟是曾经的革命根据地,虽然当地条件比较艰苦,老乡多数都是住在窑洞里,但是这里的老乡却非常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刚来的时候知青们还不习惯陕北的生活,因为这里早晚温差比较大,知青们来的时候刚好是农忙季节,各生产大队都在组织社员抢收小麦,因为公社通知说最近可能要有一场暴雨,要抢在暴雨来临之前把小麦都收割完,如果淋了雨,老乡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公社主任李明阳把知青组成了一个小队,专门负责往回拉小麦,知青们顶着烈日,从早上忙到晚上,知青王海鹏抱怨说“艳阳高照哪里会有暴雨,就是自己吓唬自己”,观察天气都是靠老乡多年的经验,知青们自然不会明白,忙活了一个礼拜老乡把自己家里的小麦都收割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公社大院门前的小麦没有收,也不知道咋回事,公社大院门前这块地种出来的庄稼总要要比其他地里的迟几天成熟。

后来这块地就专门留出来作为公社的自留地,收割的粮食全部作为公粮上交,可是就在大家紧锣密鼓收割的时候,还是慢了一步,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粮食只收割了一半多,雨过天晴之后没有来得及收割的粮食都发了芽。

后来这部分粮食都分给了老乡,知青也分了一部分,老乡用自己家好的粮食做了部分公粮上交,农忙结束后知青们分了队,刘晓芳分到了赵家沟生产一队,队长赵明亮安排知青住在了老乡家里,因为一时还没有给知青建好住的屋子。

刘晓芳住在老乡赵阔海的家里,赵阔海是队里有名的木匠也是一位老好人,平时队里盖新房都是找赵阔海帮忙,赵阔海有一个儿子和刘晓芳年纪相仿,高中毕业在队里小学当临时老师,刘晓芳刚来的时候就听说了赵少羽,但是没有见过面。

赵少羽平时都是住在学校里,只有孩子们放假的时候才回来,赵阔海对刘晓芳非常好,就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看待,平时刘晓芳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都找赵阔海。

赵少羽知道自己家里来了一个女知青特意跑了回来,第一次见到赵少羽,给刘晓芳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两个人聊得很开心,当时赵家沟小学刚好缺老师,赵少羽就问刘晓芳,愿不愿意来学校当老师,刘晓芳父母都是老师,所以她从小对老师就比较有好感,在赵少羽的推荐下刘晓芳当了一名临时代课老师。

年恢复了高考,赵少羽和刘晓芳同时考上了西北农学院,多年的相处两个人也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两人约定大学毕业之后就结婚,年赵少羽和刘晓芳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他们又回到了赵家沟当了一名老师,第二年两人就结婚了,婚后刘晓芳给赵少羽生了两个儿子,公公赵阔海对这个儿媳妇非常疼爱,原本刘晓芳就在赵阔海家里生活了多年,赵阔海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闺女。

刘晓芳和赵少羽结婚的时候,公公赵阔海给他们盖了新房,而且把自己嫁祖传的一块手镯给了刘晓芳,现在刘晓芳和老伴赵少羽已经退休了,一家人过得也是非常幸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