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证明你就是你?”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无聊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却屡屡在现实当中真实上演,对于当事者而言往往有着一份百口莫辩的无奈。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上述问题少有发生,而在此之前由于信息存储、传递等不便所导致的相应问题屡见不鲜。
便曾真实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农说自己曾是红军团长,无人相信,最后司令亲自为他证明身份。
一、“寻找杨得志”
一位老农被送往公社林场参加劳动改造,在这里的他与家人遥遥相隔,且生活艰苦难以自顾,尤其老人的一颗心也七零八落。
然而却有这么一日,正在细雨当中劳作的老人见到了一位前来送报纸的邮递员,由于此时旁人皆在休息,邮递员便将送来的报纸悉数交给了老人。
早已麻木的老人接过报纸后正准备送回去,然而不经意间的一瞥却让他愣在了当场。
那份报纸的头版处有着赫然醒目的几个大字“某某军区司令员杨得志”。
杨得志
这几个字在老人脑海当中激荡,瞬间便令老人沉寂已久的内心再度燃烧起来,与此同时他的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寻找杨得志。
老人叫做侯礼祥,他一直坚称自己是一位红军团长,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证明材料,以至于并没有人相信他口中的经历,反而因为某些缘故沦落至此,而寻找杨得志的目的,无疑是希望这位老上级能够证实自己的身份。
说干就干,侯礼祥四下一番环顾眼见无人,便悄悄逃出了林场,由于身无分文只能一路上逃票、扒火车,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军区大门前。
然而当站在军区门口之时,侯礼祥复又犯难了,面对军区门口荷枪实弹的哨兵,他有些望而生怯不敢上前。
不过来回徘徊几次之后,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侯礼祥终究下定了决心,小心翼翼来到了哨兵面前。
“杨得志司令在吗?”
哨兵闻言上下打量侯礼祥一番,只见来者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实在很难将之与杨得志司令员联系在一起,因而生怕出乱子的他直言并不知道。
然而侯礼祥眼见于此并未退却而是坦言了自己的来路,告诉哨兵自己本是杨得志司令的老部下,从很远的地方长途跋涉而来,要是见不到或许就在没有机会了。
因此哨兵见侯礼祥态度诚恳,侯礼祥到传达室询问。
侯礼祥快步走进传达室,眼前同样是一位军人,他复又抛出之前的问题,而这位军人只说“不在”并未多言。
当侯礼祥不依不饶继续追问,那位军人回答道“杨得志司令的行动属于军事机密,不便透露。”
面对这样一番状况,侯礼祥复又把自己的来路以及老兵的身份告知,终于引起了那位军人的重视,由此军人致电请示后告诉侯礼祥,杨得志司令并不在,劝他改日再来。
对于侯礼祥而言,这一程是逃跑出来的,只怕今后再难第二次来这个地方,因此务必见到杨得志不可。
因而侯礼祥并未离去,每当一辆军车从门口驶过他便歪着脑袋朝窗内张望,数辆车过去并未见到杨得志司令。
然而他的举动毫无疑问落在军人的眼中是非常危险的,毕竟此时的侯礼祥在军人的眼中乃是一位身份尚未经由核实的古怪老人。
因此,军人坚决的要求侯礼祥离开传达室,无奈之下侯礼祥只能离去,停步在军区大门口。
时间飞逝转眼夜幕将近,而侯礼祥依旧未曾离去。
眼见传达室的军人已经换岗,侯礼祥决定进行第二度的尝试,因此他复又走到传达室当中,向这位军人再度说出了自己的事情,表示希望能够见到杨得志司令,若是暂时见不到尽量给安排一下住处,实在走投无路。
这位军人一番思忖后终于拨响杨得志司令办公室的电话,将这一情况悉数告知工作人员。
过了一段时间后,一位穿军装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传达室,并告知杨得志司令是真的不在,希望他能够改日再来。
但是对于侯礼祥而言,改日注定是不成立的,因此他希望对方能够暂时为他安排一个去处,而工作人员亦答应下来,为他找到一个旅馆暂且安顿下来。
待侯礼祥离去之后,工作人员历尽周折想办法将这一状况传达给了杨得志司令,而杨得志司令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下属是有印象的,但是并不清楚这个突如其来的人是否就是自己当初的下属,因此告知工作人员可以在他返回之前,先验明侯礼祥的真实身份。
而具体验证身份的方法,杨得志司令直言此前在年自己收到过这位下属的信,并且予以一封回信,如果带着的话就好办,没有带的话就让他把过去的事情写下来一些。
接到杨得志司令的命令后,工作人员迅速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侯礼祥,而侯礼祥亦在此时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当他提起笔之时却又有种无从落笔的感觉,并非无事可写,实在万千回忆涌上心头,不知写什么合适。
一番取舍之后他开始落笔,写下了昔年间红军长征过程当中,周总理到他们部队视察的一件往事。
由此侯礼祥的一番回忆辗转至杨得志司令的手中,关于这件事情杨得志司令的回忆之中亦确有其事。
同时杨得志司令取出此前侯礼祥给他写的那封信,笔迹也能够对应上。
由此,侯礼祥的真实身份终于在杨得志司令处得到了证实,而杨得志司令亦下达命令将侯礼祥请到他的家中。
两人见面之后,侯礼祥瞬间便热泪盈眶,稀里哗啦将自己如何来到这里,以及此前又有着怎样的遭遇悉数告知。
了解到一应的情况之后,杨得志司令亦不会坐视不理,坦言侯礼祥有什么要求。
侯礼祥亦直言希望杨得志司令能够想办法为自己正名,同时能够恢复自己老红军的待遇,以便解决生活窘迫的问题。
对此杨得志司令毫不拖泥带水的答应下来,同时这场久别重逢杨得志司令也坚持盛宴款待了远道而来的老下属。
此后临别之际,杨得志司令亲自写了一封信交给他,要他返回之后把这封信交给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曾思玉,信中杨得志司令已然交代好了一切,曾思玉会帮助他证明身份。
家在江陵县的侯礼祥的问题,想要在当地得到解决无疑需要当地的人出面,而曾思玉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除此之外,知晓侯礼祥生活窘迫困难的杨得志司令,更是大包裹小包裹送给他许多东西,同时给他安排好车票以及一些钱等。
由此,问题得以解决的侯礼祥心满意足的踏上了返程之路。
曾思玉
二、迟来的身份证明
时间辗转来到年,此时的杨得志已由济南军区司令员调任至武汉军区司令,而在一次到荆州视察工作的过程当中,想起了自己的老部下侯礼祥。
由此,杨得志司令向荆州军分区司令提出了要见一面侯礼祥的要求,而这个突如其来的名字也让这位军分区司令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紧锣密鼓的安排下去,设法找到了侯礼祥。
侯礼祥被带到杨得志司令面前之时,一地方工作人员也都在场,两人刚一见面杨得志便关切询问起侯礼祥的近况。
然而这一问杨得志司令方才知晓,侯礼祥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他的身份依旧未曾得到证实,因而也没有恢复老红军的待遇。
由此杨得志司令顿时勃然大怒,直言侯礼祥怎么就不是老红军了?当年他就是我的兵,我可以给他作证!
杨得志司令如此一番表态之后,地方当即决定成立专案组,以证实侯礼祥的确切身份。
此后,杨得志司令于年6月13日向专案组提交了书面材料,以证明侯礼祥的确切身份。
不仅于此,年12月21日杨勇将军也提供了一份书面材料证实侯礼祥的身份。
关于侯礼祥的真实身份至此彻底水落石出,而那一份份证明材料的背后,揭示了侯礼祥此前的革命历程,以及他光荣的一生。
三、老农的真实身份
侯礼祥乃是生于年的江陵县熊河镇侯垱村人,由于家境贫寒读了四年私塾便被迫辍学,15岁便背井离乡来到了武汉,并于次年5月份抵达江西参加革命,此后在红三军团五师十四团五连光荣参军。
然而恰恰在这个光荣的时刻,发生了一个巧合,由于参加革命前后的那段时间里,侯礼祥一直被简称为“礼祥”。
因而侯礼祥参军登记之时,名字被错误登记为了“李祥”,而此后在军伍之中他也一直沿用这个名称。
年红军浩浩荡荡的踏上了长征之路,而此时侯礼祥亦毅然决然跟随部队,走上了这一程艰苦却光荣的道路,他被编入红一军团一师一团,而团长便是他的老首长杨得志。
彼时在长征过程当中,杨得志带领的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可谓是实打实的先锋部队,一直行走在长征队伍的前列冲锋陷阵,而作为其间一员的侯礼祥同样如此。
从强渡大渡河、飞渡泸定山到征服雪山草地、腊子口战役……侯礼祥是历史的见证者亦是塑造者。
长征过程中,杨得志曾先后五次负伤,其间最为严重的两次当属:一次被子弹打穿颈部、一次右腿骨几乎被打断。
而关于杨得志右腿骨负伤,则是红军攻打甘泉之时发生的。
昔年间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之后,国军在东南、西南、北方的三个方向布置重兵,形成包夹之势。
为打破这一不利局面,年12月17日,毛主席与周总理向彭德怀元帅下达命令,提出夺取甘泉、宜川等地。
其间命令之中有“一军团攻甘泉之一团可立即出发,用坚决而机巧的手段,期于在七天内外取得甘泉……”
彭德怀
命令当中的一团,所指便是侯礼祥所在的红一军团,而此时的侯礼祥早已成为了一名营长。
接到命令之后,一团的战士们勇不可当向甘泉发动攻势,而侯礼祥亦于其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正是在这场战斗之中,侯礼祥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大腿,倒在了血泊当中,不过好在被及时发现,挽回了生命。
由于腿部负伤严重而丧失了战斗能力,此后的一段时间侯礼医院养伤,直到痊愈后才回到了部队,且因军功而被荣升为红一师十三团团长。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杨得志作为红一师师长依旧是他的老上级,不过后来随着部队整编,杨得志离开了一师,而侯礼祥也被调至新的部队。
领导他的乃是师长陈赓以及政委杨勇,后来为了证实侯礼祥的身份,杨勇将军亦曾书写了一份材料。
陈赓
年冬季,侯礼祥被调入延安中央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此后被调任中央警备团副团长。
而当时间辗转来到了年之时,由于旧伤频频复发的缘故,侯礼祥主动向组织提出强求,离开了前线回到了后方。
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到湖北省党的地下组织,一层一层向下安排之后,侯礼祥的组织关系被转回了家乡,江陵中心县委。
时任江陵中心县委书记的魏西接受了他的组织关系,但是并未为他安排新一度的任务,只是要求他暂且潜伏下来。
由此侯礼祥回归到了正常人一般的生活,为了养家糊口开了一间牌铺。
与此同时,由于他的身份尚且不能够被人发现,他便将所有的证件等物全部用纸包好藏在了牌铺。
平日里牌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因而也就发生了一件影响侯礼祥一生的事情,他藏起来的证件等被悉数偷走,再无任何东西可以直接证明他的身份。
此时唯一能够证实侯礼祥身份的只有此前已经完成接洽的江陵中心县委,然而不等他找上门去,对方却先一步来到了他的家中。
江陵中心县委对他下达了进一步的指示,安排他到监利县朱河镇洪湖湖区开展地下工作,以侯文彬这个名字,成为“国民党伪联保主任”打入敌人内部。
对此,侯礼祥毫不推辞的答应了下来,并于此后继续为革命事业而默默奉献。
然而时间来到年,由于敌人攻陷监利县城以及朱河镇,同时地下组织多人背叛等缘故,组织彻底被打散,以至于侯礼祥自此与组织断绝了联系。
此后的他也就过起了寻常老百姓的日子,然而一切却并未就此结束。
建国之后,由于侯礼祥的真实身份无法得到证明,同时曾作为“国民党伪联保主任”,也就成为了人民的眼中钉肉中刺,以至于被人人喊打。
由此,方才有了侯礼祥背负冤屈、难以洗清而遭受的苦难,亦有了上述千里寻找杨得志的事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