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十分神秘且强大的方国,它就是西申国。它的起源非常早,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西申国可能早在虞夏之际就已存在。而且它一直延续到周代,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王朝,足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代西申国源于蛮族,融入进华夏文明之后,受封成为一方诸侯。早期的西申国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国,史书中对其那时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但是后来,西申国慢慢地发展壮大。
尤其在周代,西申国变得十分强盛。到了西周中后期,其地位更加巩固,仅凭西申国君几句话就能够左右周天子的决定。此后国中贵族有的甚至成为了周王室的卿大夫,一度辅佐朝政,变成西周王朝一股不可或缺的势力。
那么,西申国为什么能崛起呢?它又到底强大到何种程度呢?
下面,我们就来揭开西申国之谜。
(一)起源:西申国与姜姓、西戎的关系
这要从西申国的起源开始讲起。西申国是姜姓,从《左传·隐公元年》能看出来: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这位郑武公的夫人就是从西申国娶来的,后人称之为“武姜”。“武”是她嫁的丈夫的谥号,“姜”才是她的姓。
另在《国语·周语》的《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中有云:
齐、许、申、吕由大姜。
韦昭注解:四国皆姜姓,四岳之后。大姜之家也。大姜,大王之妃也,王季之母也。这些都可作为西申国是姜姓的佐证。
姜姓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世本·姓氏篇》中就说到:“许、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而西申国姜姓这一分支,据韦昭《国语》注中说是属“四岳之后”。“四岳”是古时候的官职,在明代曹学佺(quán)所著的《书传会衷》一书中有述:“四岳,官名,一人而总四岳诸侯之事。”
炎帝雕像此处可以看出,姜姓源自炎帝,在其后世子孙中有人官至四岳,被封在申地,才有了姜姓掌管的西申国。这一点,从《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亦能看出: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
《史记》里的记载表明,西申国早在虞代和夏代的时候就已存在。这足以证明西申国建国很早,是很有历史的国家。而且,西申国与周部落首领一族以及后来的周王室关系非同一般,正是这一层非比寻常的关系,慢慢使得西申国成为周朝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那么,西申国和周之间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
(二)崛起:西申国与周王室的关系
实际上,西申国和周他们两家是世代婚姻关系,从周武王到周幽王整个西周共计十二任君主,有七个都是从西申国娶的姜姓女子。刘启益在《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一文中就有论述:
从武王到幽王有七个周王的后妃为姜姓。······这说明西周时姬、姜两姓是两个互为婚姻的政治集团。
另在童书业的《中国古代地理考证论文集·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也说到:
姬、姜世代婚姻。
这足以说明,西申国的政治势力十分强大,是周王室强有力的外戚集团。而且,在西周时期,西申国的国君称为申侯,爵位是非常高的,《礼记·王制》中有述: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侯爵位列第二,可以说是位极人臣。那么问题来了,周王室为何要频繁地从西申国娶亲?其次,仅凭这姻亲关系,周王为什么会把西申国国君封侯?这其实就要说到西申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了,它的位置十分重要,对于当时的西周来说,称得上是一块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地。
徐少华在《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此书中提到:
西周宣王以前之申,王应麟《诗地理考》认为“在王畿之内”,近人刘德岑、顾颉刚等亦曰“其居概在陕西”“似申国本在周西,即今陕西西部”。
按此论说,西申应该是在西周之西,就是今天的陕西西部。但是,蒙文通在《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一书中如此说:
安塞米脂以北,西连中卫,为申戎之国,所谓西申也。
以此说法,西申当在西周的西北部,亦即今天的陕、甘地区,陕西以北地区,即下图所示。我认为,蒙文通先生的这个观点更为可信。
西申国的地望因为在《山海经·西山经》中有提到过:上申之山、申首之山、申水。何光岳在《申国史考——申国的迁徙与楚的关系》中提到:
申山从六盘山发脉,向东南绵延为岳山,故称为申首之山是恰当的。
这里的说的六盘山,就横贯陕甘宁三省区。其后又说:
又《西山经》载申山在劳山西北百七十里,劳山即今陕北甘泉县北二十里的大劳山。那么,申山应在甘泉县之北。
以上观点都说明,这些以“申”字冠名的山、水大部分在陕北地区,可视为当年西申国在这片区域活动时留下的痕迹,也印证了西申国应当在今天的陕北地区,处在当时的西周西北部。
申山图片那为什么这片区域对于西周来说非常重要呢?
这是因为在西申之西,还有着华夏的劲敌,周王朝最为担忧的外族隐患,西戎。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增订本)》一书中说到:
周之患戎,穆王之时即已开始。
可见西戎之患实可谓是连绵不绝,整个西周王朝并无一次将其彻底歼灭。这也反映出西戎战斗力与生命力之强悍。而西申国正好处在西周与西戎之间,起到了阻隔、缓冲和保护周王室的作用,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可见一斑。
外族示意图并且,西申国与西戎并非普通的邻居关系,他们两家实出于同一先祖。金荣权在其论文《古申国历史与地理论考》中有论述:
上古时代,生活在陕、甘之间的炎帝部落的主体向东迁至山西、河北之后,其留在原地的氏族与西北其他部族一起被先秦典籍统称之为“西戎”,姜氏部族又称“姜戎”或“姜氏之戎”。
又《国语·周语》韦昭注曰:
姜氏之戎,西戎之别种。四岳之后也。
另有《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
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对曰: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
从这里可看出,姜姓的西申国与西戎都是炎帝后代,有血缘关系。西申被称为姜戎,是西戎的一个分支,只不过华化比较早。如此一来,占据地利与人和的西申国,正好可以作为西周与西戎间的制约。
正因为上述的这些原因,西申国对于周王室来说,必然是重中之重,是要重点搞好关系的对象。无论西申国偏向西周与西戎中的任何一方,都足以对另一方造成相当程度上的打击,以此足以推断,周王室必然会极力拉拢西申。
周王室事实上,周王室也正是这么做的:
申戎在周代初年之所以能延续夏、商以来的方国,···是为了让它来节制力量较强、历史悠久的、出自于同一祖先的西北各支姜氏之戎。——金荣权《古申国历史与地理论考》
于是乎,西申国凭借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出身,以及与周王室的世代姻亲关系和王室封的爵位,慢慢地进入到了周朝的权力中心。
西申国在周朝究竟扮演着怎么样的政治角色呢?又做了什么事情呢?
(三)强盛:西申国进入到强盛时期
卿大夫雕像在周孝王时期,申侯与周孝王的一次对话,使得周孝王放弃更换当时秦国继承人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史记·秦本纪》中记载:
大骆生非子。······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闲,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大骆生了非子,善于养马,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孝王就想立非子为大骆的嫡子,以继承大骆。可是大骆娶了申侯的女儿,生了个儿子成,已被立嫡。
于是,申侯为了自己的外孙能保住嫡子之位,就找到孝王,对他说:“我们申国是因为亲戚关系才归附西周,保住了西陲的安定。现今申国与大骆通婚,西戎臣服,所以才有你这个王位。希望你慎重考虑。”
如此之下,周孝王不得不考虑申侯说的话,保留了成的嫡子之位,安抚了西戎。并把非子封在秦地,史称秦赢。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申侯在朝中很有地位与威望,是个有一定话语权的人。同时,也反映出申侯和他的西申国对于周王朝之安危的重要性。
鼎在后来的周厉王时代,西申国的贵族中有人在周朝担任卿士。金荣权的《古申国历史与地理论考》中说:
根据“伊簋(guǐ)”铭文,西申国的另一位人物“申季”也供职于周王室,厉王在册封板伊时,以“申季”为傧(bīn)右。傧右,当为周王朝重要的卿士。
傧右是什么职位呢?据《周礼·大宗伯》中载:
王命诸侯,则傧。
又《周礼·小宗伯》有云:
赐卿大夫士爵,则傧。
“傧”在此处均为引导之意,为受者做引导。可以看出,傧右在周王举行册封典礼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给受册命人做引导的人物,属于周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且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中记述:
周王册命诸侯、卿大夫时之傧右多为周室卿相。······申季亦当属厉王时卿相之列,此“申季”当是西申国人供职于王室者。······作为厉王大臣的“申季”,很可能是“申伯”之弟、宣王之季舅。
因此,可以推论出,在西周后期,西申国在朝政上愈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结论
到此,我们知道了西申国确实非常神秘,它源于姜姓,而姜姓始祖是炎帝,可以说它是出身名门。并且,西申国人身上流淌着的是蛮族的血液,因为他们与同为炎帝后代的西戎,有着血缘关系。但是,西申国又非常崇尚华夏文明,受到分封成为方国,成为华夏民族中的一员。
而且,西申国也非常之强大,它占据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与戎人的关系,让它一直扮演着华夏族与戎族中间人的角色,使得周王室不得不重视重用它,借以来保护周王室免受西戎攻击。同时,西申国又非常懂得政治投资,通过联姻的方式,与周王室打好关系,获得了西周核心政治圈的入场券。
以上这两个原因,使得西申国在西周时期变得强盛,逐渐成为了西周不可撼动的一股势力,就连周天子也不敢小看。
如果历史按照这样的节奏一直发展下去的话,西申国和西周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如胶似漆,谁也离不开谁。但是世事就是如此无常,接下来发生的两件大事,彻底改变了西申国的命运。让强盛的西申国一下子登上巅峰,却又忽然没落,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请看下篇。
参考资料:
1.《史记》司马迁
2.《左传》左丘明
3.《国语》左丘明
4.《世本》
5.《书传会衷》曹学佺
6.《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刘启益
7.《中国古代地理考证论文集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童书业
8.《礼记》
9.《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徐少华
10.《周秦少数民族研究》蒙文通
11.《山海经》
12.《申国史考——申国的迁徙与楚的关系》何光岳
13.《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增订本)》李峰
14.《古申国历史与地理论考》金荣权
15.《周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