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3/9351501.html

甘泉坊村起源及历史

  历史的风吹过总是不留痕迹,但地名、方言、文物等却是历史遗留下来最真实最清晰的脚印。它们是历史活化石,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也是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地名承载的文化往往能深刻反映出当地历史,也可以说是让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的窗口。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它也能反映出地名本身以外的人们在长期历史中逐渐形成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迁徙等活动。今天就来聊聊甘泉坊这个小村落的起源及历史。

  甘泉坊村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荆姚镇往东一公里处,也是生我养我的家乡。

  地名叫甘泉坊,肯定是有其原因的。

  “甘泉”一词最早见于《苟子·尧问》“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掘之而得甘泉焉。”意为甜美的泉水。全国以甘泉为地名的有很多,如甘泉村、甘泉山、甘泉县、甘泉镇等等,这些地名基本都与泉水有关。以甘泉坊作为地名的却鲜有。

  《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记载:

甜水井

  在县西南四十里,唐宪宗元和七年,奉梓宫葬丰陵,道经此,水卤咸不可饮,以方士柳泌言祷而掘之,得泉果甘,因名为“甘泉”,俗呼为“甜水井”。

  附录:《甜水井碑记》:自耕食凿饮之制开,而乡田悉同井矣。何地无井,坊独以井为名者何哉?考唐宪宗修太上丰陵,在奉先西北山之阳。元和四年,令宰相杜黄裳、裴度监国,办人之礼,舁梓宫会葬。道经此,人马渴乏,水皆咸卤,不可食。方士柳泌侍行在,奏曰:“臣观此地有异水,陛下宜祷而掘之。”果得,甘美清冽,味若甘露。宪宗奇,命其处为“甘泉”。俗人乃呼为“甜水井”云。是以故老祀为“唐天子御井”者,信不诬也。越十余载,穆宗长庆二年,驾幸景陵,道亦由之,见其井口阔大,敞若池塘,众人漫道取汲,牛羊时亦从而有下之饮者,渐之秽浊,令御林军一队以守护之,即屯寨之所始也。后,守者以漫道难以防秽,遂以本寨人家,不拘老小贫富,计口出砖,以磊砌焉。历宋、元、明。至清康熙十三年,岁久,尘积水涸,淘泥者误捞一面,盘侧砖出。寨中人等,督工重修,其出砖出役,悉尊前规。所费虽不奢,而周围倾崩,淤累数丈,大费工役七百余力而始告竣。因镌之石,以志其井之所由来,并以立之。继修者有成规,而不至摊括累人,可以示后之淘泥者,须达知众善知识,选择良工,不得贪图微利,擅自下井,伤盘坏砖,以苦累治也。是为计。华阳遗叟唐民熙撰

  文章的摘要部分故事发生时间为元和七年(公元年),附录《甜水井碑记》为元和四年(公元年),文末注释为“皆原文照录”,这里的原文指的是《乾隆志》里的原文。

  《蒲城县水利志》《蒲城水文化专辑》《陕西省蒲城县地名志》《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这些书中对此“甜水井”都有记载。我翻阅了相关资料,书中对甜水井的记载,来源都是清乾隆十三年所立《甜水井碑记》的碑文内容。但书中对此碑文的理解却有很大的出入,所以我就在本文章中把原文照录,结合自己此次走访中所掌握的线索,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此碑记述“甜水井”的挖掘和历代维修箍井的历史,并述继修者制定淘井规则,确保其收益群众。这个碑文也揭开了甘泉坊村地名的来历。

  从碑文的记述中可知,唐宪宗听方士柳泌建议命人掘出的是泉子,不是井。泉水跟井水虽然都是地下水,但还是有区别的。一是出水方式不同,泉水有泉眼,因一定的压力喷涌而出,井水是慢慢渗出;二是深浅不同,井水有深有浅,浅者一米多,深者可达十几丈。泉水基本都在地表,很浅。有的会自行喷出,有的用拐杖戳戳马蹄刨刨或者稍挖就会有清泉涌出;三是微量元素不同,泉水在流动过程中不光含有了多种矿物质还含有了植物半乳糖,通过砂石过滤半乳糖会更醇,所以泉水比井水含的元素多,味道更甜美。唐宪宗看到喷涌而出的泉水“奇之”,尝了刚挖出的泉水味若甘露,清凉甜美,随赐名此泉为“甘泉”,挖出泉水后就在上面建井,建井亭,即这口井为“甘泉井”。碑文中“俗人乃呼为‘甜水井’”,“俗人”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就是说,唐宪宗御赐的“甘泉井”后来被当地普通老百姓习惯称为“甜水井”。碑文中,“是以故老祀为‘唐天子御井’者,信不诬也”句中的“故老”指的是年高且见多识广之人,还有元老、旧臣,前朝遗老的意思。这口“甘泉井”被故老祭祀为“唐天子御井”,“信不诬也”大概意思就是这个是真实的,确实不假。

  此次在搜集相关资料时,有村民说听老辈人讲,这口井上面还有个像亭子一样的建筑物。其实那就是个亭子,叫井亭,井亭就是遮蔽水井的亭子。“九重楼殿簇丹青,高柳含烟覆井亭”出自唐代词人唐凝的《言词百首》,说明在唐代,人们在井或者泉子上面建亭子就已经有了记载。也说明村人辈辈相传的说法无误。至于井亭是什么时候被摧毁的,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古人取水,一是从自然界,像溪水、河水等;二是挖井取水。所以说古代的井是随处可见。碑文中,“何地无井,坊独以井为名者何哉?考唐宪宗……”这句话大概意思是:什么地方没有井,独有此处是因井而命名坊(甘泉坊),为什么?考因唐宪宗……这里面有个“坊”字,坊在古代是一种城市管理制度,即坊市制,坊还有作坊、牌坊等的意思。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与商业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坊市制最早从西周开始萌芽,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成熟,直到唐朝后期,随着经济的繁荣而被打破。宋沿唐制,但只用在区域划分上,管理上原有严格的坊市制度已全面崩溃。甘泉坊这个地名中的坊,不是作坊、牌坊等的意思,而是“坊独以井为名者”。就是说,甘泉坊村的地名是因唐代皇帝御赐的这口“甘泉井”(后来老百姓习惯称为甜水井)而命名井附近周围区域(村落)为“甘泉坊”。因有甘泉井,甘泉坊因此而得名。据清《永嘉县志》记载,北宋的温州知府把城区分为三十六坊来管理,其中一坊区就因为有口甘泉井而称甘泉坊。明朝被改为桥名,清代改为禅街,现称蝉街。虽然朝代不同,但这两个地方都是因一口甘泉井而把井附近区域地名称为甘泉坊的。甘泉坊这个地名从古使用到今,可能也只有我们这儿独有了。

  《蒲城县志》(93版)记载,明初《池阳刘氏老户族谱序》称:“始祖讳宁,字静庵,在唐宪宗驾前为臣……寿满古稀,致士旋归,赐黄金千镒,良马百匹,赐以卤阳湖北荒草地千百余亩,永无赋税差粮,以作养马之场,水草足备,生息蕃盛。”从此处可看出,唐宪宗元和年间,卤阳湖还是一片汪洋,湖北畔还是大片的荒草地,人烟稀少。也就是说,唐宪宗是在荒摊上挖的泉子,赐名“甘泉”,随后在泉子上建井、建井亭,即“甘泉井”。甘泉坊村落历史是先有“甘泉”而后才有的村落。“甘泉井”使用十三年后,长庆二年,也就是唐宪宗死后第三年,唐穆宗皇帝发现“甘泉井”已经遭到破坏,井口倘若池塘,水浑浊,随命一队御林军留下屯寨守护。此井经历了唐、五代十国、北宋、金、元、明、清好几个封建王朝,历时将近千年。此井名称有皇帝御赐的“甘泉井”、有当地普通老百姓口中的“甜水井”、还有老人口中的“唐天子御井”。此井碑是清康熙十三年再次塌陷后,群众按照旧法重新修好并立的碑。民国时,这口井又坍塌不堪,不能使用。解放后,/64/65/66年,这四年蒲城连年经受水灾。尤其是年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连阴雨夹杂着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年七月到八月,连降暴雨,洛河上涨致使蒲城县民众受灾特别严重。(来源:《蒲城县志》93版)可能是连年降水量过大,致使久已干涸的泉子又汩汩往外冒水,当时有许多村民围观。此后,我们村村民还重新组织劳力挖修过,可能是对此井的淘井规则没掌握,所以没成功,后来就彻底放弃了。井被填埋,现在此处都是住户。见过此井的老人,有的已故,有的还健在。此次走访中,老人们只要一提起甘泉坊的“庙”(甘泉坊古刹“广润寺”,近代被村民称“月黑庙”)和“井”就会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因为在他们眼里,那是甘泉坊村曾经的辉煌;在他们心里,那是一种骄傲与荣耀,一份怀念,一份执着。听老人们讲,因为自然和人为影响,此井水位在使用的漫长岁月中不断下降,人们就不断往深淘,此井井口本就很大,又不断往深淘,所以村民戏说此井下面大得都能回马车。此“甜水井”干涸后,为了吃甜水,村民除了贮存雨水,以前还会到荆姚东街四组(甘泉坊西一公里多处,原粮站后面)那口“甜水井”挑水吃,这口甜水井不光水很甜而且水量丰富,当时四邻八乡的群众都会到那儿挑水吃。后来荆姚东街三组又挖了一口新井,也是甜水井,这口井九十年代还在使用。自从有了渠水,人们就开始用水窖来贮存雨水和沉淀后的渠水。再后来有了自来水,水窖和水井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甘泉坊往东大概二三里处在两个村庄的中间(“东武家”和“马家”,这两个村庄都归甜水井村委会管)也有口古井名“甜水井”。此次走访中,我们村有几位村民说听老辈人讲,该井是军寨(部队)里面的人挖掘并使用。据《蒲城县志》军事篇记载,在金朝,蒲城的军籍有13寨(黄家、钟家、化木、余村、陈庄、蒋旗、林吉、北姚、斗芦、吴家、龙阳、三家、尹庄)。明朝初年,以卫、所、作为军事基层组织。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兵士平时少数驻防,多数屯田,蒲城的屯田军籍隶属潼关卫。从这段话可看出,明初的军队编制就没有“寨”的编制,所以,蒲城籍13个寨子确应是金朝建的军寨。如果说这口甜水井是寨子里的军人挖掘并使用,那么,这口甜水井最早应追溯到金朝。此井在年重新挖淘出清水并下罐口直径大约一米左右的水泥罐体,井深大概为三四米左右,上面还加盖了井亭并立碑。当然,这口井是金朝挖掘并供军寨里的人使用,这只是老辈人代代相传的,我并没找到是金朝挖掘的相关文字记载。

  我们这儿多苦水,水咸卤难饮。能在甘泉坊挖出泉子,已经是奇迹,后又相继在甘泉坊东西两侧村子里挖出几口甜水井,这肯定跟地下水系有关。

  这就是甘泉坊村村名的来历。如此算来,此古村落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顺便说一句,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也有个甘泉村,村名的来历也是因为有口“甘泉井”。古称“甘泉城”今名“甘泉村”。《太平寰宇记》下邽县条载:“故甘泉城,在县东南四十里,以此地水多咸苦,城中井泉独甘,故名甘泉。亦谓之夏王城,俗传赫连勃勃所筑。”古时因泉水而命名的村庄等不在少数。

甘泉坊村历史

  唐朝发现泉子,唐宪宗赐名“甘泉”,随后建井。因有甘泉井,甘泉井附近区域(村落)得已取名甘泉坊。(来源: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

  据《蒲城县志》记载,金、元时期蒲城县区域划分为四乡九镇二十五坊,甘泉坊应为二十五坊之一。(这个没有明确记载,只是推测)

  明初属龙乐乡仁厚里(来源:《蒲城县志》)

  明成华年间属崇德乡仁厚里(来源:现存县博物馆“甘泉坊明代大铁钟”上的铭文记载)

  清沿明制,至乾隆初,甘泉坊属龙乐乡仁厚里(来源:《蒲城县志》)

  清属西乡二十九联(来源:《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

  民国三十年(年)属荆姚镇二保,西武家(现甘泉坊四组)也属二保。(来源:《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

  年底属兴镇区荆姚乡

  年——年属甜水井管理区

  年——年属荆姚人民公社

  年至今属荆姚镇管辖

  另注:现甘泉坊四组曾为“永盛堡”,一个南城门,建年不详;二三组曾为“泗水关堡”两个城门,建年不详;(曾有村民在挖地基时挖到一方块石砖,上面详细记载了关于“泗水关堡”的一切,可惜此村民已经离世,“泗水关堡”的一切也就成了谜。)一组被村民称为“老堡子”,至于年代到底有多久不得而知,堡子的名称和年代均不详。

  历史的车轮滚滚,它书写着世间的繁华昌盛与荒凉衰败,抹去了战乱下的斑斑血迹,碾碎了灵魂的挣扎不甘与执着,承载见证了世间一切。历史就像一部行走的史书,留下的脚印真实清晰又杂乱不堪。敢于正视,敢于修正是人性的光辉,重温珍视走过的脚印是人性的升华。历史是过往的,梦想是未来的,在这片热土上继续轻抚历史的风展望创造美好未来。

  作者简介:张菊香,笔名上官凝韵,陕西蒲城人。渭南市作协、蒲城作协会员。喜欢文学和音乐,作品散见于网络和纸媒。自己作词的部分歌曲已上线全网发行,全国KTV上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