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西出千年帝都洛阳90公里,便是因洛书而闻名遐迩的北国竹乡洛宁。在洛宁城西五公里处,洛水之北、崤山以南,坐落一个美丽的村庄。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树林葱绿、庄家茂盛;郑卢公路贯穿东西,交通便利。这就是地处豫西盆地的洛宁县--余粮村
村子不咋大,但是很精彩。
在洛宁城西五公里处,洛水之北、崤山南下,坐落一个美丽的村庄;那里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树林葱绿、庄家茂盛;郑卢公路贯穿东西,交通便利。况且:有十方院、月牙井、莲花寨、六百年古槐等旧时名盛古迹;是度假、休闲、寻古的好去处。她就是城郊乡余粮村,这里孕育出一代拳师--赵城壁。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过去,等待我们去开发、记载。
十方院位于余粮村西头山坡下,东百米有百年古槐为伴,西北有名寨《莲花寨》为邻,可为得天独后。十方院旧时称食莽院,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一古洞,洞不知有多深,洞内盘踞着一条巨蟒,身长百丈,粗数围;当时,洞前有一颗两丈高的槐树,树杈分开可坐四人下棋,巨蟒每逢吃食物,把头担在树杈上,吸洛河水喝,那时候巨蟒为兽,吃的人断路稀,鸟兽绝迹;后天神得此事,派火神下凡,变成一头毛驴,驮着火药,才将巨蟒除去;因此叫《食蟒院》。后人为纪念此事,在蟒洞这地方,打窑、建房,形成名噪一时的寺院《十方院》。
和村子同龄的老槐树
文革前,十方院寺基本保持完整;寺院当时为十方院学校。
十方院:由大门、左右耳房、前院、二门、天井院组成,门前郑卢大道通过,道北商铺、饭店均有,是过去来往商客歇脚的好地方;前院;包括大门、左右耳房、瓦房六间、窑洞三孔,右耳房有月牙井(后续);二门是天然窑洞形成,从二门进入天井院,别有洞天,抬头望四周,柏树环绕,高低错落,处境幽雅隐蔽;东西南北约四五十米,呈方形;南有瓦房三间,东、北、西三方共有窑洞七孔;正东窑洞分上下二层,内有戏楼、壁画、神像等;正北三孔窑洞,原有神像十余尊,此文物毁于文革时期;寺院冬暖夏凉,似人感心旷神怡;是天然度假休闲的好地方,现存旧窑五孔,柏树十余棵,其它已变旧貌。
正是:四四方方十方院,柏树葱茏喜人爱,冬暖夏凉随人意,月亮宝井传内外。
十方院成名在于月亮井,十方院不但环境好,而且有一宝,就是月亮井。在大门的右耳房,有一眼水井,井深八丈,水清而甘甜,泉涌不断;而且,不论晴阴,从井口往里看,都能看到半轮明月;旧时,东西来往商客,都要在大道铺子里歇一歇脚,喝一喝甘泉水,观一观井中月,真是人生一大快乐!
那时,人都说:十方院有一宝,月亮井就是好,观美景、喝甘泉、来往人、精神好。这就有只知十方院,不知余粮村之说;可惜这美景宝地,在一九六五年夏天的一天早上,随着一声巨响,连同房子一起塌入地下,月亮井从此消声无迹,给后人留下神秘的一面。
莲花寨
位于县城西五公里城郊乡余粮村西头,十方院西北百米处悬崖边上,面积约二十亩,分东西寨壕、寨顶、寨脑、寨门组成;旧时,寨内有井三眼,为人饮水所用,外围有六口深井做防匪的工事用;寨三面临深沟悬崖,只有一门可入,原寨门两边由二三米长,一尺多厚的石条石砌成,一但发现匪兵到来,一个信号,余粮西头、崖底东头的百姓,带着干粮,扶老携幼,都到寨上躲避;寨内有窑洞数十孔,可供人居住,寨顶原有瞭望台,随时观察敌情;寨内有草药数种,可疗一般伤病,处境险要;况且有一代拳师赵城壁,教青年人练功习武。
现在寨墙上还有许多极其规则的小洞,老年人都说,是当初跑老日(躲日本鬼子)时,鬼子开枪打的弹孔.
解放前这里人说:上了九井莲花寨,不怕刀客兵匪来;历经风风雨雨,莲花寨旧址基本保存完好;只是石条石在动乱年代被拉走它用。目前上级在这里建立农业生态园和国家储备林,可望历史的旧事,唤起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发掘。六百年古槐再续新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