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自然是农业领域内最顶尖的大学。虽然,近年来涉农类大学普遍不被人们看好,但中国农业大学顶着、、双一流的光环,录取分数线也是不低。

中国农业大学在年9月由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而成。想想当年的北京农业大学由北京外迁之后任其自生自灭这样狼狈不堪的经历,想想当年的北京农业大学差点因搬迁而致残,看看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的现状,还是应该感至幸庆的。

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徽上,有“”和“农科大学”的字样,其实,真正的北京农业大学,是在年9月29日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而成。这应该是北京农业大学真正的建校时间。

当然,要是往前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这是北京大学农学院的前身。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类大学自然受到重视。年北京农业大学被定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之一。可是,到了后来,伟大领袖有一个著名的言论: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再到年10月26日,在著名的“京校外迁”决定中,北京农业大学迁出北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实,这次“京校外迁”波及的高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迁出北京,一部分是撤销。年12月,宣布北京农大为撤销单位,在京的校舍和在河北涿县的农场立即交出。北京农大师生,则下放到农村,进行所谓的“劳动锻炼”。

到了年5月初,又传来国务院的决定:农大还是要办,应迁往陕西省。农林部会同驻校军宣队、校革委会代表去延安选择校址。5月26日,农林部军代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农业大学迁往南泥湾的选点报告》,报告列举了在延安地区建校的诸多困难,建议下放给陕西省管,另选校址。虽然,在6月30日校方意见,是请中央批准北京农大仍然留在华北办学,以免搬迁造成损失。但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依旧确定北京农大搬迁陕西。到7月中旬,选择的办学地点是陕西省甘泉县清泉镇,这是一条40里长的大山沟。从8月中旬动员师生搬迁到9月10日搬迁完毕,北京农大开始了在陕西办学的艰难历程。

北京农大搬迁陕西,图书仪器等损失巨大,特别是甘泉县清泉镇根本不具备应有的办学条件,不少教职工以请假的名义离开学校到各地“投亲靠友”,北京农大到了濒临消亡的边缘。而期间的北京农大也一度并入延安大学,连北京农大的校名也被取消了。

年10月,王震到陕西视察,北京农大副校长沈其益找机会见到王震反映了北京农大在陕西办学所处的困境。后来,王震回京向国务院周总理汇报了北京农大在陕西办不下去的情况,商定将北京农大迁到原来的河北涿县农场办学。到年9月,北京农大全部搬迁到河北涿县。校名也改为“华北农业大学”。

北京农大这次搬迁到河北涿县,虽然办学也困难重重,但比起在陕西甘泉县,那办学条件要好很多。可以说,由陕西甘泉县搬迁到河北涿县,给了北京农大一线生机。

年11月29日,在邓小平批示下,国务院排除重重阻力,批准北京农大搬迁回北京原校址办学,并恢复北京农业大学校名。

正是此次回迁北京,让北京农大获得了新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