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9.html

粤西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名为“肇庆府”的行政区,自北宋始设至民国废除,前后历经将近八百年历史,对粤西大地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那么,古肇庆府大地上前前后后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历史?本辑“漫话肇庆府”系列文章为各位读者详实介绍,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指正。

第五十二章:漠阳长春

阳江市阳春市历史上,曾有阳春县建制,因县境地处漠水之阳,而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故得名阳春。而稽查阳春之沿革,同样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邑。

吴赤乌元年,吴大帝孙权以高凉郡西部置高兴郡,并在漠阳江流域中部西岸置莫阳县。晋太康元年,高兴郡并入高凉郡,莫阳县属之,郡治在安宁县。南朝宋永初元年,县改称令,高凉郡分为七令,即西平令、安宁令、莫阳令、罗州令、平定令、西巩令、禽乡令,迁治西平令。南朝宋元嘉年间,在原临允县南部(今阳春北部和西北部)分置龙潭县、甘东县,均属新宁郡。南朝梁普通四年,析高凉郡置阳春郡,撤销莫阳县,置阳春县,此为阳春县得名之始,阳春郡辖阳春县和甘泉县,此后“阳春”之名仍之。唐武德四年,始置春州,州治在今春城镇城区,并恢复流南县,春州领阳春、流南二县,同年又分春州置勤州,从铜陵县分置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春、勤二州隶属于岭南道。之后,阳春县、春州之建制历经多次变革,至清同治六年,阳春县隶属于阳江直隶州。

阳春大地上有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人居住的洞穴遗址——独石仔遗址,位于陂面镇六村岗的独石仔山南麓,是华南重要古洞穴之一。石望铁屎迳为古代冶炼遗址,还有通真岩的摩崖石刻、崆峒岩的古建筑及摩崖石刻、石望乡交明村铜陵垌口的古铜陵牌坊、那乌古桥、春城文塔、永宁飞来寺塔等等;阳春根雕、高流河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周业锋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