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庙

位于平山县城内文庙路。宋、元、明、清四代县宫祭祀孔子的地方。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原址在县治东。宋崇宁二年()迁建于此,历代均有增、复、补、茸,重修之举达17次之多。原建筑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以大成殿大院为主体建筑,门内为三进院落,有东、西角门,沉晨垣、泮池、石桥栏、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文凤阁、敬一亭、圣迹殿、碑亭。戟门面阔3间,为通向大成殿道门,大成殿为孔庙的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护栏,殿前两侧有东西配殿,门内东为神厨,西为宰牲房。大成殿大院东侧为东学署大殿,有东大门、戏楼、德侔天地门坊、文昌宫、乡贤祠、崇圣祠及天桂书院等建筑;西侧为西学署大院,有西大门、明伦堂、名宦祠、尊经阁等建筑。庙内石碑林立,神位济济,更有古柏参天,旧制春之仲皆有祀圣之盛举。庙内建筑属于全木结构,虽有近代战乱之现,然大成殿、东西配殿、戟门、宰牲房等主体结构依然飞檐欲腾、斗拱翘绕,更有千年唐柏怀抱幼桑之奇,盛夏蒲月正午有苍翠碧红斗骄阳之景观。-年对文庙进行了维修,并逐步建成了平山县博物馆展室,展出革命文物及出土文物。

二、天宁万寿神寺

坐落在县城西40公里的觉山山麓,于宋元丰年()建。原建筑81间朝王殿,72间宝刹庭,占地面积约80亩。中轴线上自西向东依次为:山门、天王殿、罗汉殿、大佛殿、菩萨殿、藏经楼、八角琉璃井等,均属琉璃屋顶。还有戏楼、钟鼓楼、伽蓝殿、山神庙、大王庙、龙王堂、禅院、僧舍及27座砖墓塔。“塔上建塔,树上长树,庙中有庙,井中有井”。抗战时期,殿阁雕刻,飞鱼吻兽,精美装饰,千年古塔数十座,历代珍贵之经幢、碑碣尽皆毁坏。龙王庙3间,大佛殿5间为后来改建,已失原貌。八角琉璃井已改为食用井。尚有一株雄性白果树,已余年之久,历经沧桑,然树叶繁茂,大树直插云天,迎风傲日,耸立在菩萨殿前。

三、金禅寺

俗称禅师洞,在小觉乡王家岸村西13华里的五岳山南坡顶部,上天然石洞两个。知明代修建后,各代亦修,有黄龙庙、灵官庙、罗汉洞、圣母殿、玉皇殿等建筑。沿山沟崎岖羊肠小路前行有罗汉洞(谷称旱洞),呈葫芦状,处在14.5丈高的崖壁部,口朝南,高1.5米,宽0.8为,洞面宽3米,进深4.2米,高1.8米。内正面原有3尊罗汉泥塑,东西两侧各有4尊泥塑和尚,共手持8件乐器,吹、弹、拍、打各俱不同,东北角、西北角2层小台上各塑4尊小佛,均毁于“文革”之乱。自罗汉洞向西90余米即黄龙洞(谷称水洞),口大底小,椭圆表。洞口高5米,面宽2米,进深8.7米。沿底有长1.2米、宽1米、深0.67米的水池一个,0.33平方米水池一个,均属石块砌成。洞壁石色青绿,在部石纹如两条巨龙翻腾在云雾之中,头伸水池之上,张牙舞爪,口色血经。泉水自口内叮咚而下,汇聚池中,水深尺许,清彻见底,泉水甘甜,长年如是,且水滴波动,伏观池中,则映出二龙翻腾倒影,情犹绝妙。洞口建有坐北面南3.3平方米的黄龙庙,下面塑红、黄、蓝、白、黑玉龙泥塑像,东西两侧各有二泥像。“文革”中皆遭毁灭,仅残存龙王壁画。西粘即达灵宫庙。庙坐西朝东,3.3平方米石砌沿屋,神像俱毁。

四、铭觉寺

在县城西80里,南冶村西的瑜伽山上,建于宋嘉佑元年。瑜伽山势险峻,秀峰突兀,高插云天,深谷千丈,神幽奥秘,石岩层累,雾锁云封,沟深泉清,乱石盘桓,山路崎岖,树攀崖岭,天风振衣,空谷传响,使人望之皆赞,攀之皆叹,故曰云锁瑜伽。铭觉寺面南而建,遍布数峰,深谷山底石佛殿,依山崖凿佛勒石,上筑三重檐歇式琉璃瓦顶,石砌拱门十米高的弥勒阁为正殿,其大石佛8米。香炉峰绝顶有单檐硬山式玉皇阁。最上面疙瘩菩萨岭有丈许高石板塔2座。

五、双庙石旗杆

在县西北百余里营里村南一里许石砌高台上。据载,双庙原在营里河东,建于明万历十三年(),清朝重修数次。主要建筑有:三官庙、老君庙、火神庙、观音庙、地藏王菩萨兼十王庙、药王庙、灵官庙、西陵圣母庙。乾隆五十九年(),灾遭洪水,庙址淹没。嘉庆十三年(8)将药王庙、灵官庙、西陵圣母庙建于河之西。庙之旁有泉,冬夏澄清。光绪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正值庙会,因香烟引起一场大火,庙成灰烬。于是,纠众议修,鸠工庀材于光绪三年照原庙修成,又重修山门,新建钟鼓动二楼,绘、雕、塑,庄严一新。民国时又维修两次。“文革”时三庙、山门钟鼓楼全部被毁。古旗杆位于药王庙前两旁,旗杆用彩玉石雕成,通高10.7米,由杆尖、杆顶葫芦、二层斗、杆中、一层斗、杆身、杆座7部分组成。二层斗四面雕“万”字图案,下有四角旋波形座托相衬,系一铁钩。一层斗面雕双喜图案,两侧雕圆古钱图案,后面为阴阳鱼图案,斗托已损失。杆身挂石雕对联一副,旗杆身下有牡丹底,托下置方形托盘三面浮雕;正面呈水草连续图,侧面呈棂花系半浮雕。传说:此旗杆下掩很深。“文革”时,用大绳系旗杆顶,数十人共拉均未拉倒。

六、古长城

位于县西边缘山区,筑于时代,全长华里,南起清风口经黄草岩、恶石口、黄安口、井子峪进入十八盘、六岭关、马圈口、塞门沟、水关、南关、白羊关、黑山关、神堂关、桑元口、合河口、桃红沟、秋卜洞、寺坪、车辐岭、大庙、古榆树、安门口、岳子崖共24处。存残墙旧迹,烽火台30余处,长多米。土石结构,依河沟、山岭、断崖等自然屏障构筑。年调查,年树立保护标志10处。

七、清淳观

俗称甘泉观,位于观南庄村,始建于明永乐年,占地面积平方米,原有青瓦硬山顶建筑5座,即火神庙、青龙白虎殿、真武殿、玉皇楼、五祖殿,道士院平房12间,古窑洞17孔,今除龙虎殿被毁外,其余尚存,四面六山环清泉潺流,古有“雨洒甘泉竹韵清”句赞其景。

八、内佛寺大雄宝殿

位于县城西南4公里东冶村,此殿共3间,为悬山青瓦顶、三彩单昂斗拱、五驾椽屋,元代建筑。

九、双风桥

位于平山镇南西焦村,桥长12米,宽5.38米,高4.3米,青石平砌拱桥,修建于明朝。

十、禅师洞王母殿

位于王家岸村,该殿为硬山单檐青瓦顶、台榭式四架椽。屋内有壁画,前檐楼头塑有龙2条,清代建筑。

十一、五天都督庙

位于平山镇南西焦,都督庙属硬山青瓦卷棚顶,石雕椽桩台榭式五架缘屋,戏楼3间,前接檐正殿3间,碑刻3通。

十二、甘泉寺菩萨殿

位于平山镇南西焦村,悬山单檐青瓦顶、台榭式五架缘屋,配殿5间,厨库1间,明碑1通,清碑1通。

十三、两河关帝庙

位于两河村,硬山单檐青瓦顶三彩斗拱、五架缘屋。外有奶奶庙、龙王庙、卷棚顶戏楼各3间。

十四、无影山奶奶庙

位于东回舍郜家庄村,山门上座硬山单檐布瓦顶灵反阁1间,绘有苍龙吐水壁画的龙王殿和观音殿为硬山顶石砌洞子,置龙王泥塑1尊,清碑4通。

十五、黄龙洞黄龙庙

硬山青瓦顶殿1间,内有壁画,明碑1通。

十六、八宝山双井庙

位于柏岭村,有龙王殿3间,硬山青瓦顶,四架缘屋,内有道教壁画。

以上内容为部分资料整理

如有相关信息

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小编会及时跟大家联系

争取更好更丰富的内容

供大家欣赏

爱平山网综合整理(如有欠缺之处欢迎留言指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