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磁古道行

崇州多古道,玉露岭堪奇。

九曲盘十丈,三步踏一石。

回头千嶂列,去望数村依。

草径通幽处,云间邑令诗。

注:邑令诗,指明邑令任澄清五律《玉露岭》

很多朋友都去过娲皇宫。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因神话故事中女娲炼石补天于此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而在距涉县城近百里之外的关防乡岭底村到磁县北岔口村,有一条比娲皇宫还要早、迄今已三千余年的殷商古道。其工程之浩大,做工之精细,用料之考究让人叹为观止!

据说此路乃殷纣王为到西顶降香,专拨国库银两所修,故名御路,历为东通齐鲁,西达-之要道。年-总理视察磁县时还问起:“我知道你们这里有个御路,现在还有没有?”可见御路的名气之大。

千年古商道航拍图

该道位于涉县连接磁县交界处,是一条自磁县通往涉县的驮行古道。相传,自殷商时期就不断有客商从此经过,翻山越岭,往来通行。

红色石板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涉县。北岔口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太行革0据地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年2月,磁县全国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进驻北岔口村,第一任政府县长田裕民常年工作和战斗在这里,并于同年11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抗日儿童团。   因北岔口村是涉县大后方的前沿哨所,在此设立的机构就有十多家,有太行军区的“裕民”货栈,边区政府的“仁昌”货栈,太行五分区的“太行运销合作社”(对外叫“永记”货栈),还有“同一”、“太昌”、“华昌”、“义行”、“同义”等货栈。货栈的经理和工作人员都是太行第五军分区派来的,收购本地的山货及土特产品,运到敌对区,换回根据地所缺的棉花、粗布、食盐、药品、文具等,都是由北岔口群众通过“御路”转运的,他们翻山越岭,驴驮担挑,风雨无阻,昼夜不停,确保了涉县大后方的牢固存在。   年,在北岔口村成立了冀南银行磁县分行(隶属太行区行第五分行),还建立了隔日大集,六河沟兵工厂也迁到北岔口村南龙王面旁,并办起了军政干部家属毛纺厂及饭店、煤厂等设施,是根据地的物资供应基地、集散中心和贸易中心,北岔口村因此誉为“小天津”。   年冬,在抗日民主县政府的领导下,北岔口村村民组建了“黎明剧团”,到边区演出获得成功,随即被收编为专业剧团,-为之改名为“光明”剧团(后发展成为磁县第一个县剧团)。当时“光明”剧团直属第五军分区领导,全体演职员和部队一样,实行供给制,统一着装,边区政府还给剧-来了剧作家,协助剧团共同搞好战地演出和抗日宣传。年,刘邓大军解放豫北时,“光明”剧团随军演出;年春,解放军四野奉命南下,解放豫北安阳时,“光明剧团”和北岔口村民一起参加了慰问演出。

(网络配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商业日渐兴荣,古道修建规模日益扩大,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政府行为。

据县志记载,经多次修筑后,该道“形成于东汉末年。或由磁县王家庄越岭入涉境,为人行道,经甘泉至西达;或越玉露岭入境,经岭底、关防至西达,与涉(县)林(县)古道相接,达涉县城。”

千百年间,古道承载了无数商贾行人通行之用,七里长的路全部用石头铺砌,完好处石长有的竟达2.5米,翻山越岭,蔚为壮观。

一块块石头默默述说着岁月的沧桑

高低错落,适于人行、驮行

匠心独具的弯道设计,缓而不急

古道越山处即为“玉露岭”(另有称“御路岭”或“玉路岭”,且此“三说”各有出处),共有十盘。

相传,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磁州(今磁县)与王莽军的一次战役中失利,落难于时隶魏郡涉侯国的寨底(今岭底)村,采摘桑椹而食,后被一农夫所救。11年后,刘秀率内务大臣亲临寨底村报恩封赏,钦赐御路岭和岭底村。

汉光武帝刘秀

宋朝庆历年间,仁宗帝赵祯巡视民情,途经御路岭,登顶峰纵观山峦起伏,顿感乾坤开阔;俯视晨露晶莹剔透,似玉无暇;逶迤御路镶入其中,宛若游龙入水,碧波荡漾。

仁宗帝伫立群山环抱之中,犹醉入梦境,浮想联翩,心潮似涌,遂遍览群山而吟:

玉坠饰容千山秀,露潮润物万果香。

金铸皇宫流水帝,惟留御路寿无疆。

后来的文人墨客美其诗前两句首字“玉、露”接地气、通人脉,故御路岭复得一名“玉露岭”。

宋仁宗赵祯

多年来,勤劳的这里人民一直保持着植树造林的好传统,一代代,不知栽种了多少松树、柏树……放眼四望,到处是浓浓的绿色,数十年生的松柏比比皆是。

浓郁的植被

鸟鸣山幽

蓝的天,绿的山,清新的空气

被誉为“太行山最长的石板路”

虽然日易时移,随着交通工具和现代道路的迅猛发展,古道逐渐被岁月湮没,玉露岭退隐深邃的山谷日渐荒芜,但其庞大工程的设计,建筑精巧的技能,雄伟险峻的形象,逶迤壮观的气势,比兴盛繁荣的当年毫无逊色。

涉县县委书记汪涛在古商道调研

在涉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关防乡村两级充分发扬新愚公精神,不等不靠,勇于担当,一方面积极争跑传统村落等有关项目,通过修筑车行辅道对古道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主动作为,发动村内百姓清理路边荆棘、修复塌堰。

修建车行辅道,既方便了群众

种植生产,又兼具有保护功能

年“7.19”洪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岭底村和全县人民一道,英勇抗击洪水肆虐,奋力投身灾后重建,留下了“东山屹立,岭底不倒”的历史佳话。

在涉县高标极致、大踏步发展的今天,他们继续发扬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新愚公精神,积极打造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村庄美化,强力推进桥梁、道路、广场等基础工程建设,全力扶持“扶贫微工厂”,致力产业扶贫……岭底的明天一定也如千年古商道一样,不仅辉煌灿烂,且历久弥坚!

现场研究修复事宜

部分道路治理和休整后

碑刻,积淀着历史的厚重

“南来北往他乡客,露宿风餐古道关”。欢迎大家一起走进这藏在大山里的千年古道,共同领略其雄浑傲然之姿,触摸其沧桑孤独之美!

来源:美篇作者:竞语;冒昧小编有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