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陈文皖东烈士陵园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是周恩来在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愤然题写的《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在十四年抗战中,由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事件,层出不穷。

早在皖南事变发生的前两年,由陈文组建并指挥的江都抗日义勇团,被国民党韩德勤部包围消灭,就是令人极其痛心的手足相残事件。

爱国志士,投身抗日,没有败于日寇之手却倒在友军的屠刀之下。

陈文(~),原名陈正文,字焕章。出生于安徽省郎溪县毕桥镇一个富裕家庭。7岁考进安徽省立宣城第四师范学校,受到萧楚女、恽代英等人的民主思想教育。年,先后在郎溪县城关和涛城小学任教,因对当时教育界的陈规陋习不满而愤然离开,回家乡毕桥镇创办了全县第一所女子学堂和毕桥小学,任两校校长。后来,学校受封建势力的阻挠而停办,陈文便闲居在家。

年,军阀孙传芳残部溃退至郎溪、广德等地,陈文从溃军手中购买了一些枪支保家,当地居民便推举他为毕桥民众自卫大队大队长。为获得军饷给养,不久陈文与永宁市公安局局长闵寿松达成协议,将队伍改编为宣城县自卫团。

不久,陈部接受中共郎溪县特支的整编,组成多人的农民自卫团,陈文任团长。民国17年5月,在特支领导下,攻占郎溪县城。国民党当局调兵围剿,陈部因寡不敌众,惨遭失败。陈文等人杀开血路,辗转到高邮湖西送驾桥闵寿松家大哥家居住,并易名为闵寿龄。

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接连丢失上海、苏州、南京、扬州等地,兵败如山倒。陈文秘密召集旧时同仁和抗日志士,捡起国军丢弃的枪支,于当年12月组织“江都抗日义勇团”,并自任团长,在公道桥、甘泉山、大仪一带开展抗日活动。由于深得当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至年春,队伍已发展到多人,下辖4个支队、7个直属大队和1个巡湖大队,团部驻金湖县塔集,第一、第二两个大队驻淮金湖县银集、涂沟等地,其余驻扬州北山一带。

一、夜袭机场击毁敌机四架

扬州西郊飞机场有日寇7架飞机,经常飞往高邮、宝应、盐城、淮阴等地狂轰滥炸。陈文侦知日军飞机场戒备松弛,守备力弱,便决定择机偷袭日寇机场。

年2月22日深夜,陈文亲率两个连余人,袭击了扬州西郊日军飞机场,烧毁敌机4架,全歼守卫机场的日军1个班10余人,缴获了十几支步枪和一批手榴弹、子弹及罐头、饼干、棉被、军大衣等一批物资。

日寇岂肯善罢干休?立即派了80多名日军攻打公道桥陈文部队团部。陈文毫不畏惧,抄小路回到公道桥镇设伏,一举消灭了来犯之敌,击毙日军小队长1人,打死打伤日军20多名,缴获洋马一匹,望远镜一架以及部分枪支弹药。陈文两处负伤,仍身先士卒奋勇指挥战斗。

3月28日,日军又出动多人二打公道桥,陈文避其锋,隐其侧,诱其进,斩其腰,击其首,再次粉碎了日伪军的进攻,毙伤日伪军多人,活捉日军2人,缴获机枪6挺、三八式步枪多支、手枪10多支,掷弹筒20多只、战马5匹,陈团还将10余具日军尸体运至扬州城北门外,插上“侵略者的下场”等标语。

4月上旬,多个日伪军第三次进犯公道桥,陈文部队实行坚壁清野,破坏交通线,造成日军给养供应困难,迫使日军不得不于4月29日撤回扬州。

与此同时,趁扬州空虚,陈文派便衣队徐三元部潜入城内张贴标语、布告,并袭击砍伤伪警察局长吴孝侯,向伪江都县政府投掷手榴弹炸死炸伤伪军10余人,还在大汪边砍死一名日本宪兵,将其尸体抛置于伪县政府门口。6月19日深夜,陈文派卢海涛部打入仪征县城,捣毁伪自治会,抓获一批附敌人员到送驾桥训话。

公道桥战役胜利后,蒋介石从武汉发电报,指示李明扬(国民政府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传令嘉奖。李送去慰问金、药品、子弹以示犒赏,并命名陈文部队为“江都县抗日自卫队”。

二、水陆伏击截断敌人运输

年5月,日军的军用物资运输船要在扬州黄金坝卸一部分货。一天下午3时左右,一艘大轮拖七条大木船在古运河吃力地逆流蠕行,渐渐进入伏击圈。陈文一声令下,岸边埋伏的20多挺机枪,交叉向敌扫射,船头、船舱里日军纷纷倒下,轮船发动机熄火,船上一个班的日军一枪都没有来得及还击,就全部被消灭。

这时岸边战士喊话:“木船赶快靠岸,我们只杀日本鬼子,不杀中国人。”船工将木船纷纷靠岸,搭上跳板,陈部战士迅速上船搬货,一个小时左右就将货物全部搬上岸,由征集来的几百个民夫挑着连夜向北转移保存。

抗日义勇团一直密切注视驻扬日军动态,观察到驻扬日军每天都有两三辆汽车,由扬州经甘泉山、大仪集到天长县城来往运输货物。年8月的一天黑夜,陈文部属赵长泰率士兵在凤凰桥路段挖断公路,沟上用柴棍、芦苇覆盖并铺土伪装,然后埋伏在公路两旁的高墩后面。很快,日军汽车开过来,因速度很快,两个前轮陷于坑中,车子动弹不得。埋伏在路旁的抗日战士用机枪直向敌人汽车扫去,四五个押车的日军和司机全部被打死。

陈文一方面积极组织抗击日伪,另一方面在防区内致力发展生产,鼓励农民耕种,支持商人经营,因而防区内民众安居乐业,商旅往来,学生复课,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日军对陈文部队视若眼中钉,日军扬州司令官川井便调动仪征、天长日伪军千余人,分三路向大仪、公道猛扑。陈文将敌诱入伏击圈内,用炮火猛烈打击,共打死、打伤敌军多人。

此时陈文部队相继进行了瓦窑铺、方家巷、南小街之战,杨天公路、风凰桥、巷子口、盘古山、杨邵公路等伏击战,以及菱塘桥、昭关坝、大仪等多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扬州日军在较长时间内龟缩在市区不敢越雷池半步,遏制了其对扬天公路和扬邵公路的进犯,推迟了天长、高邮和宝应县城的沦陷,扭转了淮扬一线抗战的被动局面,从而使敌人胆寒,人民称快,陈团声威大振。

三、立足金湖,提升队伍素质

陈文领导的抗日义勇团多次与日伪军作战,威震仪、扬、天、高一带,声名远播,金湖地区及其周边方圆数百里的爱国民众纷纷慕名投奔。不仅大量学生、农民加入抗日义勇团,还有不少国军溃军、土匪被收编,该部发展迅速,但成分复杂。年春,全团已发展到余人,改称为“抗日义勇总团”。

团部设置政训处、参谋室、军需处、医务处、副官处、秘书室、通讯排、特务连、教导大队、修械所、养马所、情报队、被服厂等机构,部队下辖4个支队、7个直属大队和1个巡湖大队

除直属第一、第二大队驻金湖境内外,其余分驻天长、高邮、仪征、扬州接壤一带,开辟了扬州、江都、仪征、高邮、宝应、淮安、盱眙、天长等方圆余里的抗日游击区。此外,部队还设有巡湖大队控制高邮湖。团里设有战地服务团,包括宣传队、话剧团和《前进报》社等,有男女团员多人。

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年春陈文派团部参事邱剑鸣前往泰州西乡吴家桥,找到中共苏北工委和新四军挺进纵队,邀请共产党派人来该团帮助整军和建立教导队。以提高部队的政治和军事素质。

邱剑鸣将有关情况向工委书记惠浴宇、纵队司令管文蔚汇报后,报陈毅司令员批准,年6月,苏北工委派吕镇中、陈淦来陈团工作,秘密发展了杨崇贞、石磊、花春木、房寿松、王真、李欣(郑少仪)、朱少笺、王德庆、戴有余、顾钧、树海、徐亚云等十多人加入中共,并于7月成立党支部,吕镇中任支部书记,该支部是金湖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吕、陈二人来到高邮湖西塔集的陈文团部以后,在邱剑鸣、夏岚(曾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的引荐下,首先向陈文开诚布公地说明三点:第一,自己是新四军和共产党员;第二,准备按抗大和陕北公学教学方法办干训班;第三,要在部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陈文当即表示“这正是我邀请你们来的本意”,并保证对以上情况严格保密。他还指派邱剑鸣配合吕、陈共同抓好干训班工作。

在陈文的全力支持下,第一期干部训练班——教导大队很快在塔儿集的一座大庙里办了起来,学的课本是《论新阶段》、《论持久战》等,唱的是革命歌曲,室内挂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的肖像。教导大队分军事、政治两个队,共人左右。

军事队学员大部分是抽调的连排年轻干部和直属各部门工作人员,政治队学员以宣传队为基础,吸收一部分社会上的青年学生。干训班的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讲课、阅读进步书籍、讲革命故事等形式,向学员灌输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员的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抗日义勇团面貌一新,陈文很满意。

教导大队的创办,在政治队学员中涌现出了一批决心跟共产党走的积极分子,吕镇中等经过认真培养和考察,先后在政治队中秘密发展了10多名共产党员。年7月,经中共苏北工委批准,成立了中共陈文部队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高宝湖西发展的最早一批党员和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四、大义凛然志士英勇就义

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第24集团军总司令、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看到陈文抗日义勇团威名远震,队伍不断壮大,先诱使其编在自己麾下,见其不从,后又闻共产党帮助陈文整军,非常恼火,决心调兵对其进行“围剿”。

年8月初,韩德勤以陈团不守军纪、不听指挥、“祸国殃民”为借口,调集10个团兵力围剿陈团。对陈文团部进行全面攻击。

8月7日,战斗一开始,韩部一个排想过金沟河东,陈文部队以机枪逼停,他们未敢过河。陈部就沿河挖战壕,以防御对方进攻。当时陈团虽然人数众多,但主力在高邮湖南打击日伪,兵力过于分散,团部守备力量薄弱,周围的闵桥、塔儿集一带只有教导大队2个连和干训班2个队以及一些后勤单位,部队无法迅速集中,只得仓促应战。

8月9日晚余部被迫退守闵桥,连夜乘30余条船,南渡高邮湖向天长小关方向突围,意向西挺进,靠拢安徽的新四军。不料,第二天拂晓到达小关河口时,国民党军已占领河岸。陈文命令登岸冲锋,经过激战,夺取了小关镇。但在继续西进中,和国民党军顽固派第十八团相遇,又陷入了重围。

此时,陈文手提机枪冲锋在前,来到小关西头圩堤旁,伏在圩坎处一看:韩部密密麻麻的官兵正在蠕动,构织包围圈。他眼看部队已很难突出重围,而且教导队的女学生很多。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保存革命的力量,陈文命令吕镇中带领其他人迅速离开,掩蔽起来,自己却不顾个人安危从容地走上大堤,高喊:“你们要打的是陈团,要抓的是陈文,我就是陈文!别打了,留些人抗日吧!”说着,把心爱的左轮手枪摔了出去……

陈文被俘后,被押送到蒋坝的“歼陈”指挥部,面对敌人的劝降和严刑审讯拒不投降,被打得遍体鳞伤。在囚禁中,他大义凛然地挥笔写道:“爱国有责,抗日无罪。陈文何罪之有?!”韩德勤见陈文铁了心跟共产党走,便下了“就地枪决”的密令,陈文惨遭杀害。一支曾轰动一时的抗日武装,就这样被镇压下去了;一位叱咤风云的抗日将军没有死于日军的枪林弹雨,却命丧于国民党军的屠刀之下,实在令人惋惜!

陈部溃散后,一部分被国民党高邮县书记长吴仲英收编。吴仲英创建了高邮县民众自卫队第八支队,其部下八区区长盖庆成接收了这支地方部队,并以整编,汰弱留强,组成一个大队的常备兵力,大队长张烺。

盱眙县长秦庆霖也参与了此战,陈文被俘押送到其辖区蒋坝被杀,秦部应吸纳了一些陈文余部。

年10月2日,没有拦路虎陈团的抵抗,日军顺利侵占高邮、宝应县城,韩德勤忠实贯彻了蒋介石“宁亡于日,勿亡于赤”的旨意。

年,秦庆霖、吴仲英、盖庆成、张烺等先后当了汉奸,人们终于看清谁是真抗日、谁是假抗日了。

陈文光荣牺牲了,但陈团播下的抗日火种并没有熄灭。由于陈团中的中共党组织一直没有暴露,因而10多名地下党员和陈团中的一批进步青年不久相继脱离虎口,参加了新四军。他们中的一批骨干后来又被党组织派回到高邮湖以西地区开拓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年7月,原陈文“抗日义勇团”成员、上海市政协秘书长范征夫为悼念这位抗日英雄,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了一首七律:

倭骑压境众心慌,警政官员鸟散光。

突起民军单树帜,纷来学子俱戎装。

珏桥奇袭歼蟊贼,公道埋兵挫疯狂。

壮志难酬遭暗算,英名传颂永芬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