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一、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的生平及长征的时代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中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从而探究本文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运用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来表达感受的写法,感受真实的历史氛围。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文中作者对于长征胜利所产生的自豪、喜悦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赏析小说以“细节”为重点的人物描写艺术,分析人物形象与情感,以解读出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小说表达效果的影响,赏析小说的构思艺术。

三、过程与方法:

《长征胜利万岁》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杨成武上将的回忆录里的一篇文章,以杨成武上将为第一人称视角,记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

学习这篇文章要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必要性、必然性和历史意义。同时,还要把握文章对于具体场面的描写,鉴赏文章细腻的细节描写。同时,要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氛围中,阅读时多加体会,感悟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所表达的情感内核。进而,加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余次战斗,攻占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参看《写给中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p17)。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杨成武(.10.27.—.2.1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中共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于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一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成武回忆录》,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

2.介绍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年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地区同红2、红6军团会合。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

3有关文学常识

一、文体知识——回忆录

1、概念

回忆录,散文的一种,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追记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

回忆录的篇幅有长有短,具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2、特点

回忆录讲求真实、广泛、突出。

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人物的经历和观感。

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联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

3、分类

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

(1)亲笔回忆录即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回忆录的主人公亲笔撰写个人回忆录。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内容也不求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2)口述回忆录即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回忆录的主人公没有亲笔撰写,而是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等方式完成的回忆录。

(3)长征

“长征”又被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年至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长征胜利”是指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万岁”蕴含着作者对参与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行动并取得胜利的自豪、喜悦之情。二、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明确字音。

巍巍(wēiwēi)熙熙攘攘(xīxīrǎngrǎng)运筹帷幄(wéiwò)

寒噤(jìn)长途跋涉(báshè)

2.解释词语。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互诉衷肠:形容相互之间诉说对对方心底里的感情,通过诉说,大家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恨之入骨:意思是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

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三、学生略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第1-8段):我们终于抵达了吴起镇。

第二部分(第9-20段):我们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歼灭了蒋介石派来“追剿”的二马骑兵。

第三部分(第21段):与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消灭了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

第四部分(第22段):离开吴起镇,前往陕北甘泉,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胜利会师。

第五部分(第23-31段):回忆在吴起镇时,“我”与黄开湘在前往参加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途中遇到了邓小平同志。

第六部分(第32-46段):全军干部会议召开,毛主席发表讲话,大家受到鼓舞,最后进行全体会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长征中红军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平均每三百米就会有一名红军牺牲。但是依然坚持了下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来到了吴起镇会师。那么是什么原因取得了胜利的结果呢?这个问题并不难,有人说是红军的意志品质,是精神信仰,是对革命的坚定,是领导人的正确领导。由此,我们要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在这篇回忆录,你看到了一群什么样的红军?

二、再读文本,理解主旨

1.在文中介绍吴起镇名字的由来和现状有何用意?

[答案] (1)说明吴起镇的由来,让读者了解吴起镇。(2)吴起镇“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与“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苏维埃政权在此地的强大。

2.仔细阅读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说说这些论述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答案] (1)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时间。包含了总的长征时间、战斗时间、休息时间、行军时间。

(2)总结了红军长征途经地。共走过十一个省,走了二万五千里,是前所未有的长征。

(3)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成就。占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

(4)总结了红军长征的困难。路途遥远,敌人围追堵截,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5)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3.结合毛主席的讲话,谈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答案] (1)红军长征胜利创造了历史。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2)长征是宣言书。长征的胜利宣告了红军战略转移取得了成功。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3)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4)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5)长征的胜利证明了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只有跟着共产党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成功。

三、革命者的英姿——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1.这篇文章展现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消灭反动民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通过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

2.从本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邓小平?文章是如何展现其特点的?

[答案] 文中的邓小平同志是一个爱护战士、平易近人的首长。文章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从邓小平同志与“我”的交谈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小鬼”这一亲昵的称呼,更拉近了邓小平同志与战士们之间的关系,显得他尤为平易近人。“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则是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邓小平同志丝毫没有首长架子。

四、拓展延伸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感悟: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明确:这篇文章以长征为背景,主要记叙了红军在吴起镇歼灭敌人追兵并消灭反动民团后前往陕北甘泉,最终胜利会师的故事;并回忆了在吴起镇附近召开的中央全军干部会议。本文描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自豪与喜悦之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六、课文总结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了,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七、作业布置:

以“青春“为主题,写一篇字的小短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