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四川

你,在这里

这里,是四川

从远到近,从古至今

用声音记录四川人文自然

为天府书写亲切又磅礴的民间历史

每天晚上20:00

四川新闻频率FM.1

主题文化声音纪录片《这里是四川》

《这里是四川》节目回听

点击上方音频即可回听

彝族银饰

在凉山州的布拖县彝族享有“银饰之乡”的美称,彝族制作银饰不但造型美观、样式多样化,而且是家家都能打造。彝族的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这是彝族文化中最美的文化之一。目前凉山州布拖县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七月,在“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都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这是彝族的“新年”。所有的彝族人都会盛装出席,尤其是彝族女性,满身银饰,姿态万千,漂亮至极。

(彝族火把节中佩戴银饰的女性)

银器,出现在彝族人所有的重要场合中:婚丧嫁娶、重大节日。在彝族人的生活和信仰中,银饰具有鲜明而不可动摇的地位。它不仅是财富的象征,也是文化的符号。

不仅生活器皿上有它,彝族人精神世界中的至高无上者——祭司毕摩所使用的法器,也是银制。以至于有一种说法:彝族人对银饰的钟爱,是沿着血液,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

很早以前彝族地区就以银锭为货币,银子是身份、地位、富贵的标志。据考古发现,彝族是最早冶炼、铸造银器的民族之一。

(彝族银器,鹰爪杯)

彝族的银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状态各异,有缀泡的头饰,有不同纹样镶嵌而成的镂花的领、领扣、领饰,有打造精巧、雕刻别致、饰有动植物纹栏的戒指、手镯、耳链、衣扣等。纹样有日月星辰、花鸟草鱼、山川草木、羊角、鸡心等,直线弧线并用,点线相应,动中有静,疏密有致,浓淡相宜。

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被称为“银饰之乡”。布拖县“勒古”家族的银饰制作技艺在当地赫赫有名,至今已经传承到了第17代。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勒古沙日)

本期重磅嘉宾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勒古沙日

出身出生于“打银”世家的勒古沙日,他已经是这个家族传承手艺的第15代传人,从事银器制作近50年,是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勒古沙日的银饰作品多次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出。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勒古张成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勒古张成深受父亲勒古沙日影响,从6岁就开始接触制银。作为布拖彝族银饰手工制作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的继承者,凭借对前辈的工艺进行审慎而又大胆的创新,勒古张成如今成为了彝银制造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勒古”=“工匠”

“勒古”,在彝语里就是“工匠”的意思,世代传承银饰打制。勒古家族第15代传承人勒古沙日是现在家族技艺的核心。他正在松香板上雕刻的银饰,是全套银饰中面积最大、工艺最复杂的部分。

一套完整的银饰包括头饰、胸牌、腰牌、披索、手镯、耳环等大概20件配件,技艺包括阴刻、镂空、镶嵌、拉丝、编花等不下十种技艺,能独立打制全套银饰的银匠,便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手艺人。

这是门珍贵的手艺,这门手艺,也为勒古家族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与尊重,繁荣了上百年,勒古张成说,这是他们家族的宝贝:

“因为所有的工序都需要自己一个人做,完成一套饰品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所以现在会做的人不多。彝族银饰这门手艺是我们家族的宝贝。在我爷爷那一代,全布拖县,甚至整个凉山州,都只有几个人会做手工银饰。到了我爸爸那一代,则是背着工具四处去到邻里乡亲的家里去做。”

手艺:传男不传女

因为稀缺,才有价值。为了保证这门手艺不流入“外人”手中,勒古家族的银饰打制技艺在一段时间内严格恪守父传子承的模式,家族中会外嫁的女儿都不在传承人之列,甚至,如胸牌设计等核心技艺只会传承给家族中最受宠爱的小儿子,以这样的方式保证技艺的纯粹。

从小耳濡目染、又有深厚绘画功底的勒古张成是家族中第16代传承人,在决定从事银饰制作之前,他的生活轨迹与万千年轻人无异:读书、考试、读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在读大学时,他看到一本介绍民族手工技艺的书,被里面深邃的文化和漂亮的艺术品打动了。他觉得他就是为此而生的,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自己从事银饰制作的念头。

“古时候几乎每个工匠的儿子都要传承银饰制作,并且以它为生。到了现在很多后辈觉得做银饰很辛苦,不愿意从事。我自己本身是很喜欢它,看着银块在手中慢慢变成一件饰品,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小勒古”的名声越叫越响

虽然家传悠久,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彝银工匠,绝非易事。勒古张成刚开始从事银饰制作时,连着打磨了3天银器,腰椎痛了两个星期。由于炭火可以更好地保证银饰成色,他还要长期忍受木炭的烟熏火燎,脸上蒙灰,双手乌黑……

初次接触胸牌的打制,已是他学习银器两年有余的时候了,这门重要而略带神圣的手艺传承,让勒古张成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我第一次可胸牌的时候,连饭都不想吃,一心只想把它做好。银片需要一点点打制,如果需要雕坏了,还得重新熔了再打,非常辛苦。所以一般只有家里的儿子才能学习。”

勒古张成在彝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构图上,有很多新想法。相比较父亲传统的阴刻工艺,从小就被训练从左往右读书、写字、作画的勒古张成,在思维上更习惯从正面操作的阳刻;并且由于阳刻直接、鲜明、简单且表现力更强,勒古张成认为,彝银应该加入这种做法。

此外,除了传统的龙凤、羊角等彝族图腾样式,他还设计了“百蝶恋花”、“立体玫瑰”等新式图样,意外地受到市场青睐,渐渐,“小勒古”的名声在当地也越来越响:

“刻制的过程很神奇,很想快点把它完成,但是又不能加速,只能慢慢雕琢,花了我两天时间。成型之后,要不是别人定做的,我真的舍不得卖掉。”

“银饰制作没有民族、没有国家之分”

当父亲渐渐接受了他的创新后,勒古张成开始了更大胆、更包容的尝试。

他崇拜日本银器大师高桥吾郎,这位艺术家代表着银器界的最高品质和最高人气,勒古张成也想为彝族的银饰赋予更深层的文化符号;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曹宇的作品也是他的学习目标,汉族银器制作中的拉丝、镶嵌等技艺对于他的技艺创新也非常有启发。在他看来,银饰制作没有民族、没有国家之分:

“其实银饰的工艺基础都是相通的,只是文化背景不同,样式不同,呈现出来的东西不同。工匠内心都有一种相通的符号,真的不存在什么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分。”

面对商业冲击与被抄袭他们仍在坚持

“与手工相关的文物在逐渐消失。格式化、标准化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使用的物件缺少了手工制作的不确定性,也缺少了灵动和个别。”这是勒古张成收藏的一句话,正是他对彝族银饰现状的担忧。

从古至今,彝族银饰一直坚持手工制作,经历过原料与工钱1:1的“高薪”繁荣时代,那时候的人们,是尊重手工、尊重时间、尊重匠人的。现在,彝族对银饰的需求只增不减,让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厂商看到了商机。复制,是工业时代最擅长的技能;而低价,是他们最有利的武器。

原创与手工是传统技艺最宝贵的部分,手作的温暖与情怀是机器所代替不了的。但经济规律决定,无法阻止人们购买价格更低廉的复制品。

但面对抄袭或是剽窃设计,勒古张成感到的,则更是深深的无奈:“以前在大件的胸饰只有我们布拖有,而且是我爸爸自己设计出来的模板。在年获得了平面设计的专利。后来还是不断有人拿去照做。”

同勒古张成的父亲勒古沙日一样,以前的彝银工匠识字的很少,只能按老一辈的做法一代代传下去。他们也会对银饰有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工艺处理方式,但是大多时候都是靠灵感的突然涌现或者无意的偶尔为之。

而勒古张成这一代,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外来文化有更高的接纳度,自觉、主动地在银饰创作中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将自己对美的看法、对生活的理解都融入到作品中。

勒古张成了解自己的使命。他还要继续改良制作工艺,看有没有比炭火更好的熔融原料;或者在雕刻为主的工艺里面加入镶嵌手法,用彩石、珠子的点缀使银饰看起来更灵动;

另外继续扩展产品种类,不仅面向彝族本族人的生活需要,也面向汉族的审美情趣和着装习惯,设计一些精细小巧的装饰物,将彝族银饰的产品多元化,当然,坚守的那些技艺仍然会在他手上继续传承下去。

采访手记

现在,勒古沙日打造的银胸牌、银头饰已被北京民族博物馆,四川民族博物馆,凉山民族博物馆等收藏。父亲手中的刻刀终有一天会停下,勒古张成将沿着家族、父辈曾走过的那条路,继续雕琢,并且不停创新。

现在预知他会为彝族银饰技艺走出怎样的道路还为时尚早,只是传承中的每一步创新,都为技艺的再一次发光创造了可能。人,才是传统技艺中最动人的部分。

节目简介

FM.1四川新闻频率年度重磅策划——主题文化声音纪录片《这里是四川》,用声音记录四川人文自然,勾勒由古蜀传承至今的精神地图,为天府书写亲切又磅礴的民间历史。

《这里是四川》将呈现从历史发展中天府之国庞大而细腻的文化、精神、气度,指引四川未来的去处。

年6月12日起,每天20:00,用耳朵聆听,用心感受,一部为四川人、新四川人呈现的四川情怀历史。

/《这里是四川》精彩回听/

这里是四川

七代家传,延续蜀中琴音

这里是四川

蜀绣传承人胡绎丹:艺术,要欣赏,也要回归生活

这里是四川

记忆中的民间老手艺,在她手中重返生机

这里是四川

坚守与传承,听两代人讲述“漆”彩人生

主持:宏业

文稿:雨露

后期:邓劲航

编辑:urnot小曲库

每天,有百万听众/粉丝通过“四川新闻频率FM.1”品牌

了解世界上的“新闻,不止于新闻”

·通过电波,全川百万高质财智阶层锁频收听;

·超十万粉丝通过九大公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