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山已披上绿装
●果农看着丰收的苹果喜笑颜开
●初期栽植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
●农民在林下发展中蜂养殖
●旗袍爱好者在劳山森林公园表演走秀 本报记者雷荣通讯员范筱霞白延香 初秋的清晨,空气中带着一丝丝凉爽。 顺着甘泉县环山森林公园拾阶而上,一路上花香松翠、绿意葱茏。站在山顶四处远眺,秀丽小城掩映在青山苍翠之中,在不断升腾的晨雾间若隐若现,恍若置身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谁能知道,这里曾经荒山秃岭、山洪暴发、贫穷落后。“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三年两头旱,十种九不收……” 时光倒回,年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延安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吹响了全国人民退耕还林的冲锋号。 20年来,甘泉人民将“兄妹开荒”变为“兄妹种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漫山遍野之上,植树造林、爱绿护绿始终热潮滚滚。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44.3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6.5%提高到63.9%、增加27.4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由40.2%提高到78.5%、增加38.3个百分点;兑现退耕补助资金4.88亿元,退耕农民人均受益达.8元。 竖起“绿色丰碑”荒山野岭换新颜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为“吃饱肚子”早出晚归的甘泉百姓,开始了无序的开荒运动。虽然大多数人心里都十分清楚,破坏生态就是自毁赖以生存的家园。 “但是那个年代,为了有口饭吃,谁也不去多想,连树叶都要捋下来做饭吃。”道镇镇南义沟村76岁的石忠友见证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提起当年情景,依然有些心痛,“为了活命,大家都在砍树种地,哪管得了生态环境。” 沙尘狂舞、洪水肆虐、鸟儿远飞、鱼儿远离、气候无常……这一切,让甘泉群众感受到了因果轮回的恶果。 自年起,甘泉大地掀起的一次“绿色革命”。按照“相对集中,连片治理,按流域推进”和“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组织和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掀起退耕还林高潮。 李福欣是甘泉县退耕办副主任,在他多年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全县干部职工走出机关,扛起铁锨,上山植树造林是他印象深刻的记忆之一。 “每年春秋两季,在县城周围的山上,干部职工就跟农民一样,划分地块,挖坑栽树。还有学校的老师、学生,也响应全县的号召,参加植树造林。”李福欣说。 刘世杰是甘泉县自然资源局防火办主任,至今已在林业系统工作26年了。在全县退耕还林之初,刘世杰负责全县退耕还林的作业设计和编制工作,白天上山勾图、送苗木、验收栽植质量,晚上加班搞作业设计。 “全县的每一座山每一道梁我都爬过了不知多少遍,山上的一花一草一木,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眼看着一点一点长大。”工作之余,刘世杰经常一个人到林中转一圈,拍一些照片,看着眼前一行行树木参天耸立,他的心中甚是欣慰。 年7月,刘世杰在陪同省检查组验收全县退耕还林工作的途中,突发心脏病,幸亏及时治疗,才化险为夷。“26年的付出只干成这一件事,但我感觉这辈子值了。”刘世杰说出了全县林业职工的共同心声。 十八大以来,甘泉县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又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将全县25度以上的13.52万亩坡耕地进行了退耕还林,实现了应退尽退。 20年间,全县干部群众见证了甘泉“绿色革命”的成功。这次革命犹如一股股春风,吹绿了美水之乡的山山峁峁,先后实施劳山美泉、石门梁庄、道镇六兰等精品流域治理,累计退耕还林44.38万亩。 如今,荒凉贫瘠的甘泉完成了林草丰茂的蜕变,建起一道“绿色的丰碑”,过去的“谢顶头”“络腮胡”山头,而今望去,绿色叠嶂、满目葱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9%,植被覆盖率达到78.5%,甘泉已成为全省林业重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政府得绿,社会得益,群众得利”的目标。 建起“绿色银行”林下经济富农家 年,我市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甘泉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市人民一道,在黄土高原上掀起时空流转,让原来的荒山野岭变成现在的郁郁葱葱。如今的林海不但扮靓了山野,更点亮了全县人民的致富之光。 “这个要这么剪,剪一个斜口,就会离芽头一小点,再用白乳胶来抹上,天气热晒后也不会干。这些侧枝要留着,不要剪掉,剪掉后长了散不开……”马文军给前来讨教修剪技术的村民王建牛讲道。 马文军是甘泉县道镇镇阳庄村村民,当了一辈子庄稼人,由于没有技术,只能干一些苦活、累活。孩子们的上学费用,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退耕还林政策开始实施后,马文军先从自家院子摸索技术,于年种植了70余亩大红桃树。在他的精心管护下,年桃子收入余元,加上每亩元的退耕补助,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宽裕了。 “那年桃子丰收了,赚的钱刚好赶上我二女儿上大学用,元的学费都是这红红的大桃子的功劳。”从那以后,马文军管理桃树的劲头更足了,这片桃林给他的家带来了新希望。 十年育树,马文军家的桃园红了,他的家富了,村民们无不羡慕。 在马文军的带头引领下,阳庄村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工程项目,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全村先后栽了余亩的大红桃树。 每年春季,桃花绽放,吸引数万民游客前去赏花拍照,阳庄村成了甘泉县新的旅游打卡胜地。“退耕地上栽上了‘致富林’,让我们村荒废的山绿起来,让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马文军笑着说道。 “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甘泉县把林业生态经济作为全县的重头戏,结合当地民情,积极引导群众另辟蹊径,在林下大做文章,走出一条“不砍一棵树,同样能致富”的新路子。 桂小爱是道镇李湾村村民,由于身患残疾,生活相当贫困。年,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桂小爱开始发展林下养猪,并成立了生态养殖合作社。依靠生态林,桂小爱从最初的17头小猪,发展到现在的年收入10多万元,并带领全村村民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的新路子。 与李湾村村民发展林下养殖不同,美水街道办姚店村村民李富锁林下养殖乌鸡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道镇南义沟村、劳山乡杨庄科村退耕还林种植的苹果树,每亩收入达元;下寺湾镇井家峁村何俊山、美水街道办曲里村高晓勤退耕还林种植的核桃树,每亩收入达到元…… 退耕还林以来,甘泉县因地制宜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完善各项支持政策,探索新型管理、发展模式,县政府积极引导成立养殖协会,指导各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养殖户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围绕“生态”二字做文章,努力实现品牌、包装、销售相统一,发展订单经济,鼓励种养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农民多种形式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退耕还林,不仅让甘泉的人居环境极大改善,更带给群众一沓沓票子,让他们乐从心生。目前,全县林下经济林间养猪40户头、中蜂养殖户箱、林下养鸡66户只,林下经济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构建绿色家园群众游客喜乐见 “甘泉变绿了!甘泉更美了!”这些年,到过甘泉的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 清晨、傍晚的环山森林公园,登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有健身锻炼的老人,有蹦跳玩耍的小孩,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浑身说不出的舒服、畅快。 退耕还林20年,改变的不止是这里的山山水水,还有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耕种面积的大量减少,农民从种植粮食作物中逐渐解放出来,很多村民选择在“家门口的工厂”务工。相比之下,打工效益更高,而且旱涝保收。 李继福是美水街道办美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在全村完成.6亩退耕还林后,他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多方增加农民收入。流转土地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2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农户人均每年可增加收入元;组织成立务工队,带领村民在苹果基地打工,在领取土地流转领租金的同时,还领取打工薪金,成为“双薪族”。 石门镇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全镇5.7万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如今,每村设立贫困护林员1名,全镇33名贫困户户均每年可增收元;龙湾生态休闲农业区每年为21户贫困户分红元,为村民创造就近务工约个、人均收入约元;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石门村村民创业经商,每年增收约30万元。 甘泉县还引进榆晨生态农业开发公司、陕果集团、荣华集团、兰亭农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现代观光采摘农业,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个,农民每年可实现务工收入1.2万元。 年,甘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提高到元,增长85%。 红色旅游在延安,生态休闲到甘泉。 甘泉依托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优美的自然生态,不仅是全县群众的休闲首选之地,也成为众多周边市民的旅游心仪之地。 劳山森林公园,位于甘泉县城南30公里东沟乡村直罗沟内,总面积52万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现开辟出核心公园3.45万亩,主沟纵深达30余公里。公园以森林资源为主体,以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为依托,是集森林旅游观光、娱乐休闲、教育科普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每年4月至9月,是甘泉劳山森林公园游客最多的时候。周末,周边县区和延安城区的居民都会携家带口,进园畅游。 园内,碧绿的湖水倒映出满山青翠,近千亩的人工林高耸入云。游客们漫步于林荫小道,或坐石旁小憩,或摇荡于吊椅之上,聆听悦耳的鸟鸣,尽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愉悦。 “公园内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浓度可以达到1.2万个,久居于此,对人体有着极大益处。”劳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张永红说道。 “现在人们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要适当地改变生活方式,走出办公室、亲近大自然。”游客曹峰说,“这里植被好、空气好、生态好,一家人在公园里转一转、看一看,舒心、惬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个春夏秋冬,甘泉县人民群众,植树育林、爱绿护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理念。 青山作证。20个寒来暑往,荒山已换绿装,森林从山野“走”进了村庄,从村庄“走”进了城市,“走”近了百姓,甘泉的天更蓝、山更绿、人更富。 先人留下浓荫树,后辈儿孙好乘凉。未来,8万多甘泉儿女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努力建设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的美丽富饶的新甘泉,及早实现乡村振兴的美丽新图景。
(来源:延安日报)
监制:曹圆宇审核:路延编辑:陈露
甘泉宣传天天快报甘泉宣传新浪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