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

襄垣永惠、通济古桥调查记

《文物季刊》年03期郭步艇(山西省文物开发中心)

襄垣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在县城北关和南关现有两座古代石拱桥。一为永惠桥,一为通济桥。年2月,笔者对二桥做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所获整理如下。

一、永惠桥

永惠桥,俗称北关桥。位于襄垣县城北门与北郭门之间,横跨甘水两岸。据乾隆四十七年重修《襄垣县志》载,此桥“金天会年冋建。明成化间知县张晓重修”。

甘水发源于县城西北18公里的甘泉山。泉水蜿蜒而下,流经县城北城外,汇入漳水。北城外甘水是县城天然护城河,河岸高12米左右。永惠桥架于其上,是县城的一条交通要道,地位十分重要。

永惠桥是一座单孔实腹尖拱石桥(图一),石质通体使用青白石。桥拱粗看像是半圆拱,实际为微尖的尖拱券。是由两段不同心圆拱在拱顶搭接而成。这种拱桥拱矢较高,受荷力强,是我国北方建桥手法之一。该桥架设在这种河床较深,交通拥挤的要道上非常合理。说明古代桥工、匠师在选择桥梁形状时,充分考虑到珪理环境和交通荷载等情况。

此桥全长28.5米,宽7,5米,桥拱净跨12.8米,矢高7.5米,高与跨之比约为1:。桥面平坦,没有坡度。拱券的砌置排列方法为镶边纵联式,即纵联式派生出来的一种形式。该拱券券置内券石,如同砌顺砖墙,把厚40—50厘米,长60—厘米的长方形发券石横向排列,上下每层采用自由错缝砌置法,共在券底砌置发券石43道,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尔后又在这个拱券的东西两侧表面各用长54—厘米,高66厘米、厚53厘米的17块券面石镶嵌一道独立拱券。两种砌置方法合为一体,完成整个拱券的砌置。

永惠桥东侧表面独立拱券,拱背上铺有高30厘米的伏石一层(图二)。桥西侧表面独立拱券与东侧拱券略有不同,西侧在券面石与伏石之间又增加一层高19厘米的伏石,该伏石外露部分雕作圆形。

拱券券脚下的金钢墙,用三层高57厘米,二层高47厘米,长60—厘米的五层长方形条石错缝顺砌而成。条石缝中砌有少量铁销,宽16厘米,厚1厘米。整个金钢墙高2.65米,宽9.05米,两边间距12.5米,坚实而敦厚。加之金钢墙上砌置的高40-59厘米、长47—厘米的18层撞券石组成的实腹肩墙,足以压住券脚,稳固桥身和承受荷载。

桥拱两侧券面石上雕刻有卷草纹图案。其图案式样大部分相同,仅有西侧拱券的三块券而石刻工较细,图案也与其它券面不太相同,可以判断出西侧的这三块券而石为明代重修桥梁吋更换的构件。

桥东西两側拱券正中龙门石上采用剔地起突(深浮雕)的雕法各雕“四爪升龙”一条。(图三)紧靠龙门石两边的二块券面石上则釆用压地隐起(浅浮雕)的雕法同样刻“四爪升龙”各一条。以上各龙势相搏击,怒目舒爪,大有治服激流的磅礴气势。桥底南北两边金钢堵中部各砌有兽头一个,高58厘米,宽70匣米,伸出43厘米。形象逼真,雕刻技艺较髙,是一件难得的石雕艺术品。这对兽头砌于金钢墙中部,形制较为特殊,在古代石拱桥中较为少见。

永惠桥桥面石皆为方形,约0.8米见方。桥心排列桥面石一行,网边各列4行,共9行。每行砌石5块,桥面共计铺石块。其石铺砌较为平整。桥面两侧现共置石制栏板34块半、望柱35根和装在东西栏板南端收头位置的抱鼓石二块。每块栏板长97—匣米,高67—73厘米,厚15厘米左右。望柱高77-厘米。望柱分为方柱形或方柱採棱形二种,除东侧中部有一根仰莲头望柱较粗外,其余望柱平面大都为32厘米见方。栏杆的制作方法,结构较为简洁,在每块栏板下需两端(个别在中部)堕柱之卞,分則置高25厘米左右的方形或长方形垫石。不使用地楸。这种作法,优点有三,一节约原材料,二免于积土,三利于桥面排泄雨水。

栏板为整块实板,可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有17块,全部安装在桥面西侧。此类栏阪正面雕有瘻项、寻杖、盆唇。华板部分刻双马奔驰、神牛、玉兔,或把华板分成左右二格,分别刻花卉和麒麟等。背面素平无饰。第二种类型有17块半,基本都安装在桥面东侧。栏板正面刻盆唇、寻杖,不刻廖项,刻拦马棒。华板正面刻人物故事,飞马、大象、奔马、如意纹等。背面全部刻有花纹。这类栏板中,有两块在华板中部刻有“成化七年七月初五”字样题记。证明此桥为明成化七年(年)重修,此类栏板也为同期补配。而第一种类型栏板雕出的动物、植物形象和栏板雕刻形制都较为古朴,其风化程度也较明代栏板严重,因此该类栏板应为金代创建桥时曲遗物。

二、通济桥

通济桥,又称南关桥。位于襄垣县城南关。据乾隆四十七年重修《襄垣县志》载为“明成化间致仕县丞邑人王均庆创建,清初知县董学诗重修”。

通济桥是一座单孔实腹半圆拱石桥(图四),通体采用青石砌筑。全长11.7米,宽6.4米,净跨6.4米,矢高3.2米,高与垮之比为1:0.5。桥面平直。拱券砌置方法与永惠桥一致,同为镶边纵联式。其拱券的内券用厚32—37厘米,长34—98匣米不等的长方形券底石横向交错砌成。共也置券底石28层。桥两侧独立拱券各用券面石13块砌成。券面石高58匣米,厚44厘米,长6。厘米—95匣米。石上刻十宇混线,无雕饰,拱背上不设伏石。券面石上直:接砌置撞券石。

该桥桥面两侧栏杆现已不全,缺少部分用青砖补砌。现存的栏杆形制与永惠桥明成化七年(年)栏杆基本相同,只是尺寸规格略小。可以说祸种栏杆均为明代成化年间所雕。

永惠、通济二座古代石拱析,特別是永惠桥,在结构、形式和建筑艺术、雕刻艺术方面都显示了较高的水平,对我国古代桥梁史的研究和古桥石雕艺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