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名字由来
唐久视元年(年)置羁縻淯州,后又置长宁州,属泸州都督府。明洪武五年(年)降州为长宁县,属叙州府。取“长久安宁”之意故名。
长宁县今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
长江图
长江流经长宁东北角。
佛来山
佛来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距蜀南竹海中心景区27公里,距4A级旅游景区七洞沟约10公里,由80多个小山组成。
据历史记载,佛来山曾是景色秀丽的佛教名山、旅游胜地,早在唐朝,山上就建成了佛教寺庙西明禅寺,明朝洪武年间重新修建,清朝达到鼎盛,有庙宇近10个,僧侣余人,占地40余亩。
“春赏如雪之花、夏尝似蜜之果,秋瞻古佛老林,冬品玉树琼枝”。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佛来山的景观。佛来山作为旅游胜地,主要有石燕子风景区、“佛临三潭”景区、水口景区、佛顶风景区等四大景区。
七洞沟
七洞沟古称虎跳岩、飞泉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和省级影视拍摄基地。景区位于长寿之乡、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县、中国最美县域——长宁县境内。
景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个洞崖墓群(东汉)、东汉古寺飞泉寺、千年楠木林、9D云海玻璃桥、甘泉洞和桫椤沟、洪谟沟、象鼻沟、胭脂沟等多个景点,并有大峡谷生态漂流、高空滑索和旱滑道等多个体验项目。
七洞沟9D云海玻璃桥横骑南屏山山脉与佛来山山脉峡谷之上,全长米,宽3.3米,垂直落差米,在中国西南部地区长、宽、高都名列第一,是长宁旅游大发展靓丽新画卷之一。
玻璃桥采用最新9D技术,以仿真场景与感应设置模拟多种特殊效果、立体画面,将视觉、听觉、触觉和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给游客带来惊心动魄的刺激感受。
走在桥上,不仅可以俯瞰绵溪河,还可以饱览南屏山脉、佛来山脉等2座群山的英姿。
喊泉位于桫椤沟和玻璃桥入口,包括一个30米喊泉和一个80米超高喊泉。
大峡谷高空滑索位于象鼻沟山腰处,全长近米,高近米,横跨绵溪河大峡谷,后续景区将继续推进高空自行车、高空蹦极、极限飞跃等项目的建设。
此滑道每天可滑行人数约为人,在体验惊险刺激的同时,又起到了下山代步作用,是七洞沟广受游客欢迎的游乐项目之一。
绵溪河大峡谷漂流河道全程3公里,有7个急滩,6个碧潭,采用无动力漂流专用橡皮艇自助漂流。
河道周边风景优美,山青水秀,丛林蔽日,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炎炎夏日仍感清爽宜人。
随着河道一路往下,时而在湍急的水流中激荡而下,时而在水流平缓处悠闲戏水,让游客在漂流中,感受到夏日难得的凉爽,更得到了心理的释放。
七个洞崖墓群位于绵溪河东岸的红色砂岩峭壁上,开凿于约0年前的东汉。过去,当地人把七个洞称为“蛮子洞”,认为是古时候蛮夷的住所,后来,经考古专家考证为东汉时期的崖墓群。
崖墓的特点就是利用山崖开凿墓室,从东汉时期开始至之后的约年间,崖墓是四川,特别是川南长江及其支流两岸地区典型的一种墓葬方式,在整个中国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胭脂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西岸,发源于古河镇兴隆村,全长近4公里。相传,每年七月初七,天上的七仙女都要下凡来到胭脂沟里来,惊动了诸路神仙,他们也纷纷出来迎接七仙女的到来。特别是螃蟹,这一晚溪沟里到处都是。仙女们在胭脂沟里沐浴、嬉戏。久而久之,这溪沟里的水,也浸满了仙女们身上的胭脂,溪水也发出淡淡的胭脂味道,因而得名胭脂沟。
在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有一块红色砂岩,凸兀于路旁,形状如一只正在弹奏的弹琴蛙,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之为琴娃石。相传明朝时,周洪谟将一位名叫穆槐的小姑娘背过绵溪河,不想这位姑娘就此爱上周洪谟,从那以后,穆槐经常回到原地等候,希望周洪谟再次出现。而她却不知道周洪谟已经外出求学,再没出现过。
为了打发枯燥的等候时光,穆槐学会了弹琴,时间如绵溪河的流水,一去不复返,穆槐也由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的执着和爱感动了在此炼丹的太上老君,于是太上老君将穆槐变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弹琴蛙,永远停留在这里弹琴,等候周洪谟的到来。而今,除了冬季,每到夜晚,在琴蛙石都可以听见穆槐‘叮叮、咚咚’的弹琴声。
飞泉寺,位于七洞沟旅游景区绵溪河大峡谷的谷口山麓,四周被近百株百年楠木环绕,在汉代,因寺庙背后的来龙山上有一条清泉飞流而下,故名飞泉寺。
飞泉寺主体全部由楠木建成,根据寺内历代石碑和长宁、江安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鼎盛于南北朝,于明清翻修,至今已有1余年。
寺中院坝内曾有一巨石,斜卧耸立,高约8米,形态似一只雄壮的犀牛遥望深邃的夜空,有僧人常常在夜间到此打坐悟禅,修行人生,所以取名“犀牛望月”,后在文革期间被毁。
楠木为木中之王,是古代皇家专用木材,因此又有帝王木之称,七洞沟自然生长着数百株楠木,其中飞泉寺周围集中分布了近百株几百年树龄的楠木,该楠木林为中国已发现的26片正宗楠木林(小叶桢楠和黑壳楠常被误认为是楠木)中唯一分布于海拔米以下的(海拔米),是中国海拔分布高度最低的楠木林。
而其中约十分之一是金丝楠,是四川唯一的“金丝楠”物种采种基因库,将金丝楠的树叶拿到太阳下逆光而看,可以清晰地看到金线状的叶脉,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这里的楠木曾作为神木进贡朝廷,挑起了故宫的大梁。
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宜宾市境内,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5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区,两大序景区处景点。
由27条峻岭,多座峰峦组成,景区内共有竹子余种,7万余亩,楠竹枝叠根连,葱绿俊秀,浩瀚壮观。
蜀南竹海是世界上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云山竹海,天上人间”。
是世界罕见、中国唯一的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庙于一体,同时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竹文化、竹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蜀南竹海的植被覆盖率达92.4%,景区内绿色怡人、空气清新,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大氧吧。更是川南地区著名的影视基地,《卧虎藏龙》、《大人物》、《大酒商》、《风云2》、《爱到春潮滚滚来》、《勇士》、浙江卫视《24小时》真人秀栏目等诸多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都将蜀南竹海作为了外景拍摄地点。
北宋时期,蜀南竹海名万岭箐。著名诗人黄庭坚到此游玩,见此翠竹海洋,连连赞叹:“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姐妹耳!”即持扫帚为笔,在黄伞石上书“万岭箐”三字,因而得名。明嘉靖年间,在仙寓洞内摩崖造像和西游记故事浮雕群。
蜀南竹海种竹历史悠久,从东汉至今竹文化延续了0多年,在宜宾南溪城郊东汉画像石棺上的浮雕“凤蛇竹复合图腾”证明,本地的先民们就盛行竹图腾崇拜,长宁“七个洞东汉崖墓”岩画上的渔具、灯笼、竹钗、竹兵器等表明,在秦汉时期,竹已在竹海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以竹为居、以竹为食、以竹为器、以竹弘文等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
民俗文化—“苏济川”虫虫歌
《虫虫歌》是主要流行于四川宜宾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歌谣。它是目前国内挖掘出的数量最多、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专题类另类童谣。
《虫虫歌》由清末民初长宁秀才苏济川所搜集、整理,《虫虫歌》每多讽喻,曾盛传于时。其内容涉及飞禽走兽、虫鱼牲畜,现存55首。《虫虫歌》有完整的表现形式,可吟可诵。或单人按拍朗诵,或多人合作吟唱。其形如词,其式如曲,偶用方言,间有衬词。句式每以两个五字句或两个七字句为一句,偶用两个三字句代一句五言句或七言句。其句多用规范对偶成联,用字考究,立意深刻。
《虫虫歌》记录了川南风土人情,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描写了自然生态,成为了历史依据,映照了历史的发展,构筑了儿童的精神家园,丰富了少年儿童的文娱生活。
地方特产—长裙竹荪
长宁长裙竹荪是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特产。长裙竹荪又名竹荪、竹笙、竹参,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
长宁蜀南竹海有“中国竹子之乡”之称,是世界最大的丛生竹和散生竹生长基地。这里的丘峦山坡、溪河两岸、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到处是葱郁的竹子,遍地都是竹枝、竹叶、竹箨、竹末腐烂后残留的有机物质。不雨而润,不粪而肥,竹荪便在竹乡长宁的大地上悄然生长。
竹荪是吸收腐竹的有机质长成的真菌,它的生长定然与竹子有关。每到清明节之后,漫山遍野的竹林里,便弥漫着潮润的空气。农家周围的竹蔸中,时不时冒出几朵竹荪:深绿色的菌帽,雪白网状的菌裙和圆柱状的菌柄,以及粉红色的菌托,恰似一位亭亭玉立的“白裙公主”。
地方美食—葡萄井凉糕
双河葡萄井凉糕,是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的著名小吃,该品具有绵扎细嫩、入口清爽、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当地老百姓夏日必备的小吃之一,今年来已扩展到成都等地的川味小饭馆,和宜宾燃面是绝妙搭配。
在宜宾的大街小巷,随时可以见到这样的招牌:“宜宾经一家,正宗双河葡萄井凉糕”。凉糕本是极普通的夏季凉食,但若加上“葡萄井”三字,身价似乎就会抬高许多,于是仿佛一夜之间宜宾城内的凉糕全是葡萄井的了。
葡萄井的凉糕做法与普通凉糕并无两样,可贵之处就在于做凉糕时所用的水。在宜宾市长宁老县城双河古镇东门往南,便见一溪清浅的活水,这水便是从葡萄井里流出来的。葡萄井水很特别,双河人就用葡萄井的泉水泡米、磨浆、做凉糕、泡凉糕,于是造就了宜宾新兴名小吃——葡萄井凉糕。
后序
长宁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宋代刘谊授将士郎,黄仲良仕至安抚使。明代周洪漠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李永通为翰林侍读学士,著《英宗实录》等。清末进士杜关,授户部主事,后弃官加入同盟会。长宁山水俱美,旅游兴盛。蜀南竹海是“世界罕见、国内惟一”以竹类资源为主的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
大美四川、大美宜宾、大美长宁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10.html